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与芬兰人性化家具设计比较研究
【6h】

当代中国与芬兰人性化家具设计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方法

1.3论文框架

第2章人性化家具的相关概念

2.1家具的产生与发展

2.2家具的特性

2.2.1家具功能的两重性

2.2.2家具蕴含的社会性

2.2.3家具蕴含的文化性

2.2.4家具凝聚的科学性

2.3人性化家具设计

2.3.1人性化家具的内涵

2.3.2人性化家具的设计原则

2.4本章小结

第3章中芬两国人性化家具的历史沿革

3.1芬兰历史环境概况

3.1.1地理环境特点

3.1.2人文环境特点

3.2芬兰家具设计的传统

3.3中国历史环境概况

3.3.1地理环境特点

3.3.2人文环境特点

3.4中国家具的人性化设计传统

3.4.1“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3.4.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4.3古代家具中的心理分析

3.5两国历史环境对家具传统的影响比较

3.5.1自然环境

3.5.2社会经济背景

3.5.3政治环境

3.5.4多元文化融合

3.6本章小结

第4章中芬两国人性化家具设计的现状分析

4.1芬兰的家具设计现状

4.2芬兰人性化家具的特点

4.2.1讲求人情味

4.2.2自信和独创性

4.2.3环保意识强

4.2.4注重科学性

4.2.5工业化生产

4.3约里奥·库卡波罗及其“卡路塞利椅”设计分析

4.3.1新材料的应用

4.3.2人体工学的应用

4.3.3高度的美学价值

4.3.4绿色设计概念

4.3.5国际化视野

4.4中国现当代家具设计

4.5中国人性化家具设计的现状

4.5.1品牌林立,风格多样

4.5.2模仿为主,开始注重原创

4.5.3重引进技术,轻本国文化

4.5.4价格优势明显,附加值低

4.6曲美家具公司及其产品案例分析

4.6.1设计理念

4.6.2文化内涵

4.6.3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4.6.4古今中外的融合

4.7本章小结

第5章中芬人性化家具差距的关键因素分析

5.1历史文化传统

5.2家具设计教育体制

5.3竞赛和激励机制

5.4企业界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

5.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家具是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介和工具,蕴含着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文化载体,凝聚着历史、文化、科学、美学等多种因素,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表达。人性化的家具设计是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双重需求的设计,强调精神与情感关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产品、环境完美融合的和谐设计。芬兰现代家具以其高度的人性化,传统手工艺技术和现代加工技术、天然材料的完美结合,宁静温馨的生活气息,环保优良的设计品质赢得了世人的青睐,被视为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典范,从中可以看出芬兰设计高度关注公众日常生活和对传统价值的高度尊重。近一个世纪以来,芬兰家具成为世界家具界的瑰宝之一,芬兰设计开始领跑世界设计潮流。中国家具发展至明代达到高峰,以其高度的文化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完美结合而享誉海内外;近代,家具传承出现明显的断层;而中国的现代家具,在继承西方工业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全盘接受了它们的产品形式,一度成为抄袭模仿、质次价廉的代名词;今天,中国成为世界头号家具制造和出口大国。然而,在人类社会生产的重心正逐步由纯粹的物质消费资料生产向与物质相联系的精神价值生产转移的大设计创意时代,中国家具所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它能“制造什么样”的产品,而是能“设计什么样

著录项

  • 作者

    杨海波;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英新;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664.01;
  • 关键词

    家具设计; 民族传统; 家具审美; 人性化家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