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6h】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恶性肿瘤导致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肿瘤直接或转移后侵犯神经系统;2、肿瘤引起代谢异常等导致神经系统损害;3、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所致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具有神经系统症状的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总结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由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所致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
   结果:
   1.68例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男女比例1.62:1。年龄范围23-85岁,50岁以上患者56例,占82.4%。
   2.发现原发肿瘤时,已经发生肿瘤转移者(包括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转移)54例,占79.4%。
   3.患者原发肿瘤以肺癌居多,共计42例,占61.8%。
   4.68例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由肿瘤浸润或转移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有42例,肿瘤致脑梗死和代谢异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有9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患者17例。
   由肿瘤浸润或转移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42例患者中,脑膜转移者18例,脑实质转移者10例,转移导致脊髓压迫症者8例,周围神经转移者3例,海绵窦转移者1例,枕骨转移者1例,原位浸润导致神经系统症状者1例。
   肿瘤致脑梗死和代谢异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9例患者中,肿瘤致脑梗死者5例,肿瘤致代谢异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4例。
   17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例(1例为副肿瘤性坏死性脊髓病,2例为非特异性脑病),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6例(1例为亚急性感觉神经病,5例为副肿瘤性运动感觉神经病),Lambert-Eaton综合征5例,Lambert-Eaton综合征同时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例,包涵体肌炎1例,自主神经损害1例。
   5.68例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均行血常规、肝功、血生化检查。发现有低蛋白血症者11例,贫血者14例。血生化紊乱者24例,其中有4例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44例患者行血沉检查,22例升高。51例患者行肿瘤标志物检查,35例提示异常,PNS患者和非PNS患者之间,肿瘤标志物异常的阳性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6.54例患者行颅脑MRI或CT检查,29例发现梗死灶或者缺血变性灶,其中5例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后诊断为肿瘤所致脑梗死。
   结论:
   1.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肺癌是最常见的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致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中,发现原发肿瘤时绝大多数患者肿瘤已经转移至其他部位,神经系统转移最常见的是脑膜转移。
   2.血沉升高对于肿瘤的存在有一定提示意义,肿瘤标志物检测异常对于发现肿瘤有重要的提示意义,但特异性不高。
   3.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可能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4.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和肿瘤浸润、转移或致代谢异常等所致神经系统损害,在临床表现上与其他原发神经系统疾病不易区分,容易误诊,应当提高警惕,注意鉴别。在具有相关神经系统症状的老年患者中,要特别重视肿瘤的筛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