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济宁市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6h】

济宁市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在世界范围内,流感每年导致约300~500万人造成严重疾病,引起约25万~50万人死亡。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的流感大流行,上世纪有明确记载的就有4次。近年威胁人类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和H3N2。2009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截至2009年底,全球有208个国家或地区共报告超过50万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死亡人数超过11500人。中国是流感高发国家,尤其中国北方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是流感高发地区。济宁市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山东省境内,人口超过800万,流感的流行水平基本与全国一致。因此研究济宁市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研究目的:
   为全面了解济宁市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能力现状,分析济宁市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流感大流行应对中现有的条件及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完善和提高济宁市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按照统一调查问卷(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调查表),采取现场查阅资料和访谈相结合,对全市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进行资料录入,得到相关单位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的数据资料,应用SPSS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应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济宁市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1.卫生行政部门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
   济宁市及12个县市区政府均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队伍。符合国家有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要求。
   11个地区制定了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7个地区指定了专门医疗机构承担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大部分地区开展了应急预案演习。8个地区建立了流感大流行的监测预警体系。9个调查地区制定了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规划,大部分调查地区指定了专门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教育工作。
   2009年,济宁市调查的卫生行政部门均能够及时收集到流感监测信息,12个地区制定了专门机构负责流感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配。仅4个地区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工作开支的财政预算,在2009年流感大流行时,投入的应急工作经费平均38.8万元,但县市区之间相差较大。后勤保障乏力。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
   在济宁市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各单位编制总人数的80%以上,符合国家有关岗位设置要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覆盖率、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覆盖率均为100%。有2个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个省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1个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目前只有5家疾控中心有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P2级病毒实验室。
   2009年部分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项经费为0,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现场调查设备、抗流感病毒药物及应急处置防护用品储备能满足需要,但消毒药品器材种类及数量不能满足本辖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所有调查疾控中心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的制定、相关培训,符合国家要求。信息沟通能力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3.医疗机构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
   所有医院应急指挥及预案制定完善,培训到位。13家医院救治能力基本符合定点救治医院要求。各医院疫情报告体系完善,均接受了所在辖区疾控机构等有关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检查,但仍有部分医院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
   2008、2009年大部分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经费不能保障,2009年只有5家被拨付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项经费。
   被调查医院中,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完善;大部分医院感染监测管理人员、培训、监测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大部分医院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的通风、排风情况良好,并设有呼吸道疾病隔离病房,符合国家要求;但是所有调查医院均没有负压病房,消毒灭菌条件仍需提高。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认为济宁市应对流感大流行应急体系基本建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和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具备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应急能力。总体来看,济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应对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能力较强,但县区级相关机构应对能力尚较弱,仍存在工作经费不能保障,物资配备较薄弱,人员业务素质、实验室检测能力亟需提高等问题。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主导流感大流行应对工作,提高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协调作用;疾控系统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调查处置能力,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发现和治疗病人的能力,加强哨点医院监测预警能力,以确保流感监测网络有效运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