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融资担保业务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研究——以A公司担保项目为例
【6h】

融资担保业务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研究——以A公司担保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基本框架和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基本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融资性担保机构和担保业务概述

2.1.1 融资性担保机构和担保业务的定义

2.1.2 融资性担保业务模式和特点

2.2 融资性担业务财务分析的特点

2.2.1 财务报表失真,担保决策基础数据不实

2.2.2 财务指标简单罗列,缺乏有效关联分析

2.2.3 财务分析体系零散,难对项目形成整体把握

2.2.4 财务分析存在滞后性,缺乏预测能力

第3章 融资担保业务中财务分析的原则和体系框架

3.1 融资性担保业务财务分析的原则

3.1.1 以风险视角为基础

3.1.2 以战略分析为导航

3.1.3 以系统化思维为方法

3.2 融资性担保业务财务分析体系框架

3.2.1 保前尽职调查层面

3.2.2 保中审核层面

3.2.3 保后监管层面

第4章 融资担保业务中财务分析体系的实施

4.1 财务分析的目的

4.2 财务分析在保前尽职调查阶段的实施

4.2.1 识别担保客户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

4.2.2 识别公司战略

4.2.3 盈利性和风险性评估

4.3 财务分析在保中审核阶段的实施

4.3.1 信用风险

4.3.2 财务风险

4.3.3 经营风险

4.4 财务分析在保后检查阶段的实施

4.5 小结

第5章 A种业公司流动资金贷款项目案例分析

5.1 保前尽职调查阶段财务分析结论

5.1.1 行业风险

5.1.2 战略风险

5.1.3 盈利性和风险分析

5.2 保中审核阶段进行扩展的财务和风险评价结论

5.3 保后管理阶段财务前景预测和风险预警结论

第6章 融资性担保业务中财务分析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6.1 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流程保障

6.1.1 建立符合担保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

6.1.2 完善业务流程设计

6.2 卓越的企业文化与组织精神保障

6.2.1 打造卓越企业文化

6.2.2 健全组织精神

6.3 合理的人力资源保障

6.3.1 完善培训制度

6.3.2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担保行业随着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发展。经过20余年发展,担保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连接中小企业与银行间接融资市场、票据市场、信托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作为一个新兴的、初显活力的重要行业,中国担保行业快速成长,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担保行业又是一个与风险相伴而生的行业,近年来在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担保行业出现代偿率持续攀升、业务量持续萎缩的趋势,担保业务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亟需提高。财务分析和评价贯穿于担保项目决策流程的每个阶段,是提升担保业务风险管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担保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财务分析,首先,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和风险状况,有助于做出是否担保的决策;其次,可以强化担保公司专业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对于担保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最后,可以优化信贷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金融资源更为合理的投放到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从而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现状,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法对财务分析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融资担保业务模式和特点对目前融资担保业务财务分析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融资担保业务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财务报表失真,担保决策基础数据不实;其次是财务指标简单罗列,缺乏有效关联分析;再次是财务分析体系零散,难对项目形成整体把握;以及财务分析存在滞后性,缺乏预测能力四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分析融资性担保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思路,形成了“以财务分析为视角、以战略分析为导航、以系统化思维为方法”的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原则。三项原则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立足担保行业现状,全面分析担保业务风险。
  然后在财务分析理论框架和对风险管控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性构建完善的融资担保业务中的财务分析体系。财务分析体系贯穿保前尽职调查、保中风险审核、保后管理全担保业务流程,旨在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全面了解企业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从而做出最优的担保业务决策。保前尽职调查阶段通过对被担保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和特定的战略进行分析,从而评估被担保企业的盈利性和面临的风险,作为初步决策依据;保中审核阶段着重识别三种被担保企业特有的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一步深化以风险为视角的财务分析理念,做出是否担保的最终决策;保后管理阶段的应用主要是以财务数据为依据来预警和管理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分散和规避风险,避免担保项目发生损失。
  最后就融资性担保业务财务体系的顺利实施构建三项具体的保障措施。分别是建立符合担保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的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打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与组织精神,汇集形成企业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加强教育培训和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员工能力和主动性,为财务体系的实施提供合理的人力资源保障。
  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融资性担保机构决策中的财务分析体系,也为其他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担保业务财务分析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