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研究
【6h】

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家庭体育的研究

1.2.2关于幼儿园体育的研究

1.2.3关于学校体育的研究

1.2.4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

1.2.5关于一体化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逻辑分析法

2.2.3系统分析法

2.2.4专家访谈法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概述

3.1.1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内涵

3.1.2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体育彼此关系分析

3.2构建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3.2.1必要性分析

3.2.2可行性分析

3.3构建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价值判断

3.3.1经济价值

3.3.2社会价值

3.3.3教育价值

3.3.4人文价值

3.3.5人本价值

3.4构建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

3.4.1构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

3.4.2构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

3.4.3构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实现目标

3.4.4构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3.4.5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评价体系

3.5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实施的基本策略

3.5.1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

3.5.2紧密联系学校和社区,加强幼儿园体育的启蒙作用

3.5.3学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

3.5.4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为家庭体育、幼儿园体育和学校体育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3.5.5充分发挥一体化体育教育整体,为学生终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5参考文献

6发表论文

7致谢

8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严峻挑战,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教育逐步向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向社会开放,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将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体育也不例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关怀,而且也深刻地阐明了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特作用。但是,对于体育教育,人们常常理解为是一种学校的教育行为和责任,.把体育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然而,它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范围,学生的终生体育思想和行为,不仅来自于学校的单方面影响,还有赖于其家庭、幼儿园、社区、乃至社会的大环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只有多方面努力协调合作,才能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更加全面的持续发展。因此,目前教育界对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教育的研究十分关注。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当前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探索性地提出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设想,以期为全民健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并提出优化措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家庭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保证,幼儿园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启蒙,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主干。四者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为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就是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新型体育教育模式。 2.构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是社会与个体发展、青少年素质教育、体育社会化与生活化的需要,也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区域的包容性、主体的复合性、特点的互补性和影响的交互性。 3.构建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人文价值和人本价值。 4.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是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现目标、主要内容和评价体系构成。 5.构建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是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复杂的大体育教育系统,要使其正常、健康的运行与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