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雨崩村社会转型中的经济活动变迁研究
【6h】

雨崩村社会转型中的经济活动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天堂在左,雨崩在右

第一节 现世里的桃花源

第二节 一夜成名带来的喜与忧

第三节 不通公路的穷乡僻壤

一、雨崩村的基本路况

二、老路换新颜

第四节 张冠李戴的错身份

第二章 雨崩村的二元模式

一、自我与他者

二、村民与老板

第二节 二元模式

第三章 雨崩村经济活动的变迁

第一节 雨崩村的传统经济活动

第二节 雨崩村的现代经济活动

一、客栈顶起村里“半边天”

二、失控的客栈行业

三、国际化赛事

四、行路难的运输业

五、粒粒皆辛苦的餐饮业

第四章 雨崩村经济活动的发展困境与思考

第一节 雨崩村经济活动的发展困境

二、排斥外来者的契约精神

三、受季节性影响严重

第二节 雨崩村经济活动的发展思考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协同发展

二、改变对外部事物的接受程度

三、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变迁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对形成于藏传佛教卡瓦格博神山崇拜文化之下的雨崩村进行研究,该村凭借其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与藏族文献“香巴拉”内容的高度相似的优势被藏族信众视为圣境,从而成为信众“内转经”的必经之路。原本封闭、内守、原始的雨崩村被1991年的中日联合登山队特大山难事件打破平静,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作用让该村进入到社会大众的视野中。在关注度和知名度增加的双重效应下,雨崩村的“他者”增多并成为“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核心景区,旅游业的出现及发展对该村的原始社会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景区的雨崩村迄今为止没有修通公路,出入该村需要以徒步或骑乘骡马的方式,这种与其他旅游景区简明化、标准化、模式化和同质化有所不同的特殊形式是反“麦当劳化”的。在旅游业的大背景下,该村原本较简单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身份变得多元化,主要为自我和他者;村民、打工者和老板的二元结构,并且存在一种以村民、打工者、老板三种职业为一体的供给阵营和以游客、转山信众两种消费者为一体的需求阵营相对应的二元模式。原本雨崩村的传统经济活动以采集业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转变为旅游业为主、采集业为辅模式。在该村的旅游收入中客栈成为支柱性行业,其住宿制度由原来的垄断性的村民“值班、顺延家庭”制度转变为自由竞争制度,该村旅游产业中的餐饮和交通方式都随之发生着变化。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已经参与到全球化活动的雨崩村,从无政府状态下的孤岛逐渐法规化,与外界逐渐联系频繁的村子在经济发展中由于长期的文化差异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运输成本高、语言沟通障碍、生活习惯差异、缺乏契约精神等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