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典型理论的深入探讨——李衍柱典型理论研究
【6h】

典型理论的深入探讨——李衍柱典型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论

一、李衍柱典型理论的学术背景

(一)十七年(1949-1966)典型理论的论争

(二)新时期(1978-至今)典型理论的论争

二、李衍柱典型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对典型范畴历史发展的梳理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典型观的总结

(三)对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未来命运的关注

三、李衍柱典型理论的研究特色

(一)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的统一

(二)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统一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上世纪20年代初期,鲁迅将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典型”概念引入中国后,典型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观念进入了我国的文艺理论与批评领域。对于典型的研究,经历了30年代中期胡风与周扬的争论,40年代中后期的讨论,文革前十七年的集中研究和新时期的深入探析,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渐趋消歇。 李衍柱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就将“典型”作为其学术研究的重点,几十年笔耕不辍,成果颇丰。其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典型范畴历史发展的梳理,李先生对典型范畴的产生和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运用唯物辩证法改造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第二,对马克思恩格斯典型观的总结,李先生以前人观点为基石总结出了马恩典型观的五个要点,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集中探讨了文学典型的内涵及其审美特征、“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和五个基本观点之间的关系;第三,对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未来命运的关注,李先生通过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作家和理论家的研究发现,典型并非现实主义的专利,现代主义中也有典型,典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要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自我更新与完善。 李衍柱的典型理论具有鲜明的特色: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一: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统一。 李衍柱对典型理论的研究尚有思之不到或思之粗疏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