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群体体育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
【6h】

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群体体育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分析

3.2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3.3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群体体育生活方式不同年级的比较研究

3.4 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群体体育生活方式不同年段的比较研究

3.5 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性别差别的比较研究

3.5.1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初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

3.5.2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高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

3.5.3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

3.6 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城市、乡镇现状的比较研究

3.6.1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初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城市、乡镇比较研究

3.6.2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高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城市、乡镇比较研究

3.6.3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城市、乡镇比较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附录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群体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全面了解,在现有的基础上,全面获得辽宁省不同地域、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群体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促成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90后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辽宁省部分城市90后学生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各个因子的均分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集中在1.7—2.4段,也就是大部分学生选择比较符合选项,社会教育、家庭经济条件维度均分为2.78、2.58,均分较低;不同年段进行比较时,在课堂教育因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家庭经济、内部刺激、社会影响,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初中、高中、大学,且初中与高中、大学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sig.=0.000);性别差异比较时,体育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外部刺激因子呈现出显著性性别差异,均女生好于男生;家庭影响、内部刺激两个因子女生均分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城乡对比时,八个因子中均是乡镇好于城市;90后学生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合理持续时间在年段中成倒“U”型趋势,初中、大学两端高、高中低、锻炼持续时间较少20.80%,大学持续时间在30-60分钟占总数的46.22%,其次是初中占39.48%,高中最差占总数的20.80%,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在0-30分钟。需引起重视的是,大部分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不足1小时,与阳光体育运动提出的每天活动1小时的目标相差甚远。
  结论:(1)体育生活方式由8个维度构成,平均分集中在1.7—2.5段,建议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因素,八个因子的共同督促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主体意识。
  (2)在年级、性别、地域比较中,部分维度存在差异性差异,建议利用社会影响和媒体传播,逐步改变学生家长体育生活方式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降低高中学生压力、课业负担,才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向健康体育生活迈进。
  (3)建议由学校部门和班主任教师带头,加强早操、课间操的监管力度,创立、创新有辽宁特色的体育项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