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西早白垩世小盗龙亚科一新标本的系统研究
【6h】

辽西早白垩世小盗龙亚科一新标本的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

目录

第一章 小盗龙亚科的研究历史

一、小盗龙亚科简介

二、小盗龙亚科研究历史

三、小盗龙亚科分类位置

四、小盗龙亚科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产地及层位概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章 系统古生物学

一、化石描述

二、讨论

第四章 小盗龙亚科各属种命名有效性探讨及近鸟类谱系分析

一、小盗龙亚科各属种命名有效性探讨

二、小盗龙亚科的谱系发育

第五章 小盗龙亚科的演化意义

一、小盗龙亚科对于恐爪龙下目的分类意义

二、小盗龙亚科为“鸟类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三、小盗龙亚科为鸟类飞行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盗龙亚科类新标本(PMOL-AD00055)测量

附录2 新添加物种特征矩阵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我国辽宁西部及周边早白垩世地层中已产出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其中小盗龙亚科恐龙因骨骼特征与鸟类极为相似,并且在顾氏小盗龙的前后肢上都发现有长的飞羽,为认识恐爪龙类的演化和鸟类起源、以及鸟类飞行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和信息。小盗龙亚科位于驰龙科的基干位置,目前有8属10种被描述。本文描述了一件产自辽宁建昌九佛堂组地层的小盗龙亚科新标本(PMOL-AD00055)。标本为体长约90cm的成年个体,除头骨后部和前部背椎丢失外基本保存完整。该标本不仅具有驰龙科的共同衍征:齿骨上下边基本平行;尾椎前关节突和脉弧向前伸长使尾部僵直;乌喙骨具发达的肩臼下凹;脚部第II趾第1节短于第IV趾第1节,第II趾爪大而弯曲等。标本也具有小盗龙亚科的共同衍证:耻骨中部具一侧突;跖骨细长,第III跖骨近端被第II、IV跖骨挤压等。新标本与小盗龙亚科已知属种的区别表现在:前颌骨上颌骨突长,向后延伸超过鼻骨突,长度约为前颌骨体长的2倍,前颌骨上颌骨突腹缘平滑,基部无明显的凹陷,上颌骨孔大而接近圆形;背椎椎体横突不明显,具有明显的侧凹;第I掌骨相对长,长度达第II掌骨长度47%。综合上述特征和系统发育结果,初步认为该标本(PMOL-AD00055)为小盗龙亚科一新属种。对其研究也将是对小盗龙亚科骨骼特征补充和修正。
  本文也回顾了近年有关小盗龙亚科的一系列发现:归纳并讨论修订了该类群各属种的鉴定特征;同时详细归纳了小盗龙亚科对鸟类起源以及鸟类飞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骨骼和羽毛特征,并对与飞行有关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功能分析,功能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