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际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h】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际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

一、党际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

(一)党际协商民主的相关概念介绍

(二)党际协商民主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三)党际协商民主的相关制度载体

二、党际协商民主的形成与发展

(一)党际协商民主的形成

(二)党际协商民主的发展

三、党际协商民主的价值分析

(一)政治价值

(二)社会经济价值

(三)文化价值

四、党际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与不足

(一)党际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

(二)党际协商民主的不足

五、党际协商民主的创新路径

(一)以党内协商民主带动党际协商民主

(二)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促进党际协商民主

(三)以法律制度完善保障党际协商民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政党政治是当今时代的政治主题。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党际协商民主,不仅能畅通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渠道,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而且能为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供智力支持和监督保障,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党际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梳理我国党际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参考大量文献,归纳新时期党际协商民主的各方面价值所在,进而总结出党际协商民主的实践成就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得出解决对策。本文将从以下五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阐述了党际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主要从党际协商民主的相关概念出发,分别从党际协商民主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和相关制度载体两个方面探讨了党际协商民主。 第二部分梳理了我国党际协商民主的形成发展过程,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际协商民主依次经历了形成与发展两个阶段展开论述。 第三部分分析了党际协商民主的价值。这一部分主要从党际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加以分析。 第四部分总结了党际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与不足之处。这一部分主要从党际协商民主在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第五部分提出了新形势下党际协商民主的创新路径。该部分主要从第四部分所提到的问题出发,试图探索出党际协商民主发展的新路径。

著录项

  • 作者

    孙晓丽;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史艺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协商民主; 理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