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碎裂QRS波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6h】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碎裂QRS波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心电图检查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1.fQRS的临床价值

2.fQRS在AMI不同时期PCI中的临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心肌梗死(MI)患者梗死部位的心肌会形成瘢痕,而心肌瘢痕会直接影响心室的除极,进而出现传导异常,因此在心电图上会出现碎裂QRS波(fQRS),fQRS是指一个或多个导联的R波或S波出现切迹,除外典型束支阻滞的各种RSR’波形。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fQRS可能随着心肌缺血的改善而发生变化,而且其对患者远期预后,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存在一定价值,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择期PCI或未行PCI患者心电图fQRS的变化,及fQRS是否对AMI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一定影响。
   方法:对确诊的137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0.5±12.5岁,男性109例、女性28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2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2例,进行PCI治疗(急诊PCI31例、择期PCI61例、拒绝或无法行PCI治疗45例),于术前、术后、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6月分别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fQRS的演变,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功能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术后患者随访6个月。同时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fQRS将其分成两组,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结果:137例患者中急诊PCI组、择期PCI组及未行PCI组患者术前心电图梗死部位对应导联可见fQRS者分别为14例(45.16%)、35例(57.38%)、21例(46.67%)。通过对心电图fQRS发生率的研究发现:
   1.急诊PCI患者术后2周心电图fQRS发生率较未行PCI患者明显降低(P=0.002);择期PCI组较未行PCI组患者术后2周心电图fQR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20);急诊PCI较择期PCI患者术后6月心电图fQR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8),提示早期开通冠脉血管可以挽救缺血心肌而减少心肌瘢痕的形成,进而降低心电图fQRS的发生率。
   2.心电图有fQRS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表心电图无fQRS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8),提示fQRS形成预示心肌存在瘢痕组织,而这种情况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3.本研究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2例,一例为急诊PCI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心脏破裂死亡,另一例为未行PCI患者住院期间因频繁室速室颤死亡,但尚不能说明fQRS与MI后死亡发生率的关系。
   结论:
   1.对AMI患者来说,fQR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提示其对MI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2.早期开通冠脉血管可以挽救缺血心肌而减少心肌瘢痕的形成,进而降低心电图fQRS的发生率,而通过不同时期的心肌再灌注治疗,fQRS发生率的变化进一步提示我们:新的无创心电学指标——fQRS可反映急诊PCI的价值优于择期PCI。
   3.MI患者心电图fQRS的存在说明心肌存在瘢痕组织,进一步提示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所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