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胫骨远端前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前柱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6h】

新型胫骨远端前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前柱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接骨板的选取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骨折分型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过程

2.3 术后处理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的比较

2 内置物相关参数的比较

3 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随访表

综述 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胫骨远端前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LAP)与传统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在Pilon前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Pilon前柱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经X线及CT检查诊断为闭合性Pilon骨折(三维重建下均累及胫骨远端前侧关节面)并且需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入选患者按照内置物的选取不同分为LAP组(15例)和LCP组(25例)。术前经踝关节X线光片及踝关节CT平扫与三维重建,充分了解骨折粉碎情况及根据AO/OTA与四柱理论进行分型确定手术入路,全身麻醉后经前侧(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进行手术。LAP组采用新型胫骨远端前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进行内固定,LCP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术后6周后开始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接骨板的形态、螺钉固定角度等相关参数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布、骨折分型、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入路、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采用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价标准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且采用Tornetta(1993)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且比术后两组患者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至就诊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致伤原因、骨折分布、AO/OTA分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所使用的接骨板在设计相关参数上均存在不同,但在内置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虽然LCP的发生率略高于LAP组,但二者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LAP组手术时间为(70.52±14.75)min、住院时间为(7.85±1.38)天,均较LCP组显著缩短(P<0.05); LAP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4.03±3.62)周,较LCP组显著缩短(P<0.05);(4) LAP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复位一般和复位差的比例分别为66.67%、33.33%和0.00%,复位结果有优于LCP组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6个月,LAP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为(82.42±9.52),显著高于LCP组(P<0.05);(6)LAP组患者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的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LCP组(P<0.05);(7) LAP组患者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晚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LCP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各单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的锁定加压接骨板而言,新型胫骨远端前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在治疗Pilon前柱骨折的过程当中,内置物安放位置更准确、固定效果佳、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