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蒋光慈研究
【6h】

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蒋光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序言

第1章 蒋光慈文艺思想探源

1.1 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

1.2 苏俄文艺理论的洗礼

第2章 蒋光慈对苏俄理论的杂揉与改造

2.1 无产阶级文化与文学

2.2 文学与革命

2.3 蒋光慈与创造社的分歧

第3章 革命文学理论规范下的创作实践

3.1 意识形态统摄题材及结构方式

3.2 阶级审美决定文学形象塑造

3.3 革命伦理强化革命暴力美学

第4章 蒋光慈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悖离

4.1 个体主义精神诉求的张扬

4.2 与无产阶级主体的隔阂

4.3 对文学艺术的自觉追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率先举起革命文学大旗并积极付诸革命文学创作实践的蒋光慈,是一位颇具传奇性与争议性的作家。他是最早留学苏联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毕生都在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事业摇旗呐喊,却被戴上了“小资产阶级”“反革命”的帽子;他的作品生前深受大众追捧,文学界对他的评论与研究却以贬弹为主。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文学现象。本文将蒋光慈纳入比较文学视域中进行考察,首先从蒋光慈的思想源头入手,分析苏俄文艺理论与中国民族传统思想对蒋光慈的交织影响,发现蒋光慈从理论源头上即陷入“个性”与“组织”、“文学”与“革命”的双重追寻中;其次,通过对蒋光慈的理论文章及文学作品的细读与梳理,发现蒋光慈的创作存在时而高度遵从他所提倡的革命理论,时而无意识的背离他所提倡的革命理论的现象。通过论述分析,本文认为蒋光慈虽接受了苏俄的无产阶级集体主义革命思想,但内在的知识分子个性思想也同时在发挥作用。蒋光慈既想参加实际革命工作,又想守护文学创作的自由,企图做一个能保留自由意志的革命文学作家,岂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