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层次社区养老的绩效比较分析——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为例
【6h】

多层次社区养老的绩效比较分析——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社区养老综述

1.3.2 国内社区养老综述

1.3.3 研究视角

1.3.4 研究结论

第2章 社区养老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2.1 社区养老绩效评估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养老

2.1.2 绩效评估

2.1.3 社区养老绩效评估

2.2 基于UML建模的养老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2.2.1 UML建模语言简介

2.2.2 基于UML 构建社区养老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2.3 社区养老绩效评估体系结构的构建

2.2.4 养老绩效评估指标指数的构造

第3章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的调查分析及绩效评估

3.1 广中路街道社区养老的发展历程

3.1.1 广中路街道社区养老的历史

3.1.2 广中路街道社区养老的现状

3.1.3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养老模式总结

3.2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的绩效评估

3.2.1 调查方法及调查过程

3.2.2指标体系的检验

3.3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调查结果

3.3.1 公平性指标的调查结果

3.3.2 经济性指标的调查结果

3.3.3 效率性指标的调查结果

3.3.4 效果性指标的调查结果

3.4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不同养老模式的优缺点

3.4.1 广中路街道家庭养老的优缺点

3.4.2 广中路街道居家养老的优缺点

3.4.3 广中路街道机构养老的优缺点

3.5 广中路街道社区多层次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3.5.1 资源方面

3.5.2 监管方面

3.5.3 社会参与方面

3.5.4 其他方面

3.6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的原因探究

3.6.1 供需矛盾

3.6.2 监管力度不足

3.6.3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3.6.4 其他方面

第4章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的对策分析与启示

4.1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发展的对策

4.1.1 公平方面

4.1.2 投入方面

4.1.3 效益方面

4.1.4 社会参与方面

4.2 广中路街道多层次社区养老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4.2.1 养老领域推进“互联网+”

4.2.2“医养结合”与社区养老服务

4.2.3“网格化管理”与社区养老服务

4.3 从社区养老到新型养老社区的设想

4.3.1 国外养老社区建设运行的现状

4.3.2 我国养老社区建设的探索

4.3.3 现在新型养老社区的建设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称为老龄化国家,按此标准中国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上海作为中国东部的发达地区,在1979年就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虹口区广中路街道是上海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之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了辖区人口的30%以上,辖区老年人口普遍养老收入较低,在此“未富先老”的背景下,社区养老压力非常大。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引入UML计算机建模方法,建构社区养老绩效评估指标评价体系。对广中路街道现阶段的主要养老方式即: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公益性、半公益性、营利性养老机构)等不同层次养老模式在实证调查基础上,利用建模进行了社区养老的绩效评估。通过建立社区养老的考核指标体系以及优化社区养老层级设计,力图使用尽量少的社会资源,实现社区养老效益的最大化,为在高度老龄化的社区更好的解决养老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在国内推广相对成熟的社区养老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