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的诗歌创作研究
【6h】

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的诗歌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朱熹诗歌研究现状总括

二、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家学师门对朱熹的影响

第一节 理学盛行的环境

(一)朱松的启蒙

(二)武夷三先生与李侗的教导

第二节 佛老风气的熏陶

(一)朱松及禅友

(二)武夷三先生及道谦

第三节 前辈诗歌主张的影响

(一)朱松与三先生的诗名、诗学主张

(二)朱熹本人的诗歌批评观

第二章 朱熹在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题材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

(一)山水游览之乐

(二)田园乡村之景

(三)园林题咏之兴

第二节 说理诗

(一)佛老之迹

(二)论学之理

(三)体物之趣

第三节 交游诗

(一)描述登临、宴饮之集

(二)题咏梅雪、蔬食之物

(三)记录送迎、悼念、祝寿之事

第四节 即事诗

(一)慨叹仕途党祸

(二)关注时事民生

(三)品味斋居生活

第三章 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创作实践的阶段性

(一)早期以模拟为主,带有佛老痕迹,艺术个性不鲜明

(二)中期对理学研究深入,诗歌兼有理性之趣与感性之情

(三)后期受时政影响,诗歌格调低沉

第二节 自然平易的语言特点

(一)语序完整,意脉流畅

(二)语言质朴,善于白描

(三)用典不“隔”,比兴言理

第三节 以萧散闲澹为主的诗歌风格

(一)清新活泼之趣

(二)雄健豪放之风

(三)萧散闲澹之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朱熹不仅是南宋的理学宗师,也是一位优秀诗人。本文以其在福建武夷地区创作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具体文本,结合宋代特定的历史政治环境、学术思潮、福建武夷地区的地理民俗,以及朱熹的成长教育环境、生平经历等方面,论述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形成的诗学主张、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绪论简介学术界对朱熹诗歌的研究现状。
  正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章展现以理学为主导、兼有佛老思想的家学师门对朱熹思想、性格、诗教观的影响,推崇古风,淡于技巧,提出萧散闲澹、平易自然、雄健豪放的诗歌批评标准;第二章论述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题材,分为山水田园诗、说理诗、交游诗、即事诗四类,主要结合山水田园乡村的景色、朱熹日常读书和斋居生活的体验、对时事民生的关注以及平时交游往来的唱和等,展现诗人在福建武夷地区经历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论学体物的感悟、平凡生活的图景等方面;第三章分析朱熹在福建武夷地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创作实践呈阶段性,早期模拟,中期变化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体裁多样发展,晚期格调低沉。整体而言,诗歌语言具有自然平易的特点,语序完整,意脉畅达,善于白描,语言质朴,兼有用典、比兴等多种手法的运用,在自然山水、理学视角、气格品性、环境心境等的影响下,形成以萧散闲澹为主、兼有清新活泼、雄健豪放的诗歌风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