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6h】

生物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历史

1.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1.2 裸金属支架

1.3 药物洗脱支架

1.3.1 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

1.3.2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

1.3.3 第三代药物洗脱支架

2.1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发展现状

2.2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

2.2.1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的制作材料

2.2.2 Igaki-Tamai支架

2.2.3 雅培公司的Absorb BVS

2.2.4 REVA支架

2.2.5 ReZolve支架

2.2.6 DESolve BDS

2.2.7 Ideal支架

2.2.8 XINSORB支架

2.2.9 其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

2.3 生物可降解金属支架

2.3.1 生物可降解铁合金支架

2.3.2 镁合金支架AMS

2.4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其他应用

2.4.1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装置

2.4.2 混合支架(含CD34抗体的Combostent)

2.5 目前生物可降解支架存在的主要问题

2.5.2 降解速率

2.5.3 机械性能

2.5.4 成像属性

2.5.5 载药系统

2.5.6 循证医学证据

2.6 理想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应具备的优点

3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未来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调整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重要难题,血管支架植入术是治疗CHD的主要手段,其支架效能决定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成败。冠状动脉支架的发展历程包括了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时代、药物洗脱支架( drug-eluting stent, DES)时代以及前景无限的生物可降解支架(biodegradable stent,BDS)时代。现临床应用主要为 DES,DES的使用可显著减少早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风险,同时拓展了 PCI的适应症;然而,它能够干扰再血管内皮化进程、延迟血管内膜愈合进而导致晚期ISR及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的形成,因此加速病变血管的再内皮化修复有着重要意义。BDS的问世有望克服这些缺陷,其能提供短暂径向支撑后可逐渐降解吸收的独特性将带来深远意义,并对冠状动脉再内皮化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可以减少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本文大致阐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归纳当前使用的BDS的类型及其临床试验,指出目前优势及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支架发展的未来作一积极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