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估语言研究
【6h】

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估语言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由人大会议做出,它回顾总结过去几年政府工作主要成绩并提出未来几年政府工作的政策和计划部署,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民生以及教育等方面,它正式、权威地展示了中国的发展现状,成为外界了解中国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之一,它也向广大中国公民展示了中国政府工作和政策的权威性。
   评价理论是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评估的理论。它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框架的扩展(李战子,2001)。评价理论也可称作评价系统,它关注说话者/作者对人物、地点、事物、事件、现象等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及如何协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王振华,2001)。在本文中,我们运用评价理论的框架来发掘其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运用不同评估手段来阐述说话者如何与读者构建社会关系。
   目前,评价系统的研究经常涉及一些流行语篇,比如说新闻、政治演讲、自由谈话等等,但是很少涉及像中国政府报告这类语篇。许多学者是从翻译的视角来研究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很少有人从评价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这类语篇,并且这类研究还不够完善和系统化。本文拟从评价理论视角分析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来发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并且探讨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客观、准确、实际、正确、负责的传达政府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可以鼓励、激励国家的发展,对全国上下一心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全面透彻地理解报告的内容以及其语言的正式性、严谨性和权威性,从而显示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准确理解政府的政策措施,指导方针和主旨精神;可以更好地帮助国家贯彻落实各种政策和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证明评价系统的可行性。
   通过运用评价理论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话语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色和政府的权威性以及公信力,它传达了中央政府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关注和对加速改革转变以及为人民谋求幸福尊严的强烈决心,从而起到密切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使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充满信心共建美好家园。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1、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色?从评价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来探讨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如何由其语言特色体现出来的?
   本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基础性的研究理论工具并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权威知名的中国政府网站http://www.gov.cn/20101h/astheanalyzingmaterial选用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分析对象。首先我们运用评价理论来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色,从而使我们更准确的把握政府的政策方针和指导思想;然后我们从报告的语言特色分析来探讨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在政府工作报告语言的所有的态度资源中,判断资源占大多数,其次是鉴赏,最后是情感,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政府制定的正式文件,其语言内容很少涉及情感,主要通过客观的使用大量行为评价资源以及情形政策评价资源来显示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过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从而进一步拉近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距离;大多数的态度资源都是肯定积极的,可以更好的消除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人际代沟。
   2、在介入资源当中,对话性压缩所占比例远大于对话性扩展。通过战略性使用介入资源,说话者成功的结盟了更多的潜在读者,拉拢他们。
   3、级差资源在语篇中出现的比较多,其中语势所占比列远远大于聚焦,说话者使用级差资源来明确他的立场并柔化潜在的相反意见,使他的陈述更加的明确以达到说服的目的。
   通过整个语篇分析,我们发现评价理论在这类语篇分析中运用的可行性。如果时间和空间允许的话,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的不同年份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研究语料,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这类正式语篇的评估语言特点。此外,人际意义不仅仅可以从评价角度来分析,还可以从其他理论的角度做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