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人文化传承——《最蓝的眼睛》的女性主义叙事
【6h】

黑人文化传承——《最蓝的眼睛》的女性主义叙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1 Feminist Narratology

1.1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Narratology

1.2 Features of Feminist Narratology

1.3 Feminist Narrative Discourse

Chapter 2. Challenging the White Culture: Authority of Various Narrative Voices and Discourses

2.1 Double Narrative Voice of The Text

2.1.1The Authority of Authorial Voice

2.1.2The Authority of Personal Voice

2.2 Various Narrative Discourses

2.2.1 Narrative Discourse

2.2.2 Indirect Narrative Discourse

Chapter3 Telling Heroine's Story: The Means of Constructing Authoritative Voice

3. 1 Character Description

3.2. The Unique Plot Presentation

Chapter4 Transmission of black culture

4.1 Defiance of White cultural hegemony

4.2 Pursuit of the Black Self-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曾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今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发表于1970年的《最蓝的眼睛》代表她最早期的作品,在展现长期倍受白人压迫而失语的黑人的痛苦和挣扎方面,这部小说具有震撼人心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她批判美国社会,政治,性别和种族歧视的代表之作。
  《最蓝的眼睛》(1970)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屡屡名列美国畅销书榜首,这再次证明她的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这部小说通过作者不同的声音视角和话语方式,探讨一个独特的主题:在白人强势文化下,黑人应该以一种实际的方式生存下来,认同并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消除白人价值观的内在化。为了展现这个主题,莫里森运用了一些显著的叙事策略,诸如多种叙事的声音,多样化的叙事话语,独特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等。
  本文详尽分析了《最蓝的眼睛》的独特的女性主义的叙事策略,以及作者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实现她的叙事权威,从而表达她的黑人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观点。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言部分,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有四个章节。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导言部分介绍了莫里森的生平,艺术成就,女性主义叙事的发展,以及有关这部小说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一章从女性主义叙事的发展,女性主义叙事的特点以及女性的叙事话语三个方面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什么是女性主义叙事。第二章分析了小说中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话语,作者利用双重叙事声音和不同话语使故事的讲述更为公正,客观,同时拉近了读者和叙事者之间的距离。第三章通过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的叙事模式,来分析作者如何建构文章的叙事权威。第四章集中探讨了作者利用独特的女性主义叙事手法所要传达的主题:即在白人文化霸权下,黑人不应该被白人文化内化,失去自我,而是要主动发现并且传承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热爱自己的文化,找到自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