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6h】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在语文课堂中的存在方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义

(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方式

1.语文教材

2.其他教学因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

1.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3.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

(二)对于中学师生

1.提升教师德、业水平

2.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三)对于中学语文课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及分析

1.现状调查

2.结果分析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1.现状调查

2.结果分析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

(一)融入中学阅读教学

1.选择和处理阅读教学内容

2.贯穿阅读教学过程

3.融入阅读教学评价

(二)融入中学写作教学

1.提供方法启示

2.促进素材积累

3.增进精神内涵理解

4.辅助写作教学评价

(三)融入选修课、活动课教学

1.融入选修课教学

2.融入活动课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加快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国人越来越认识到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民族尊严之本和社会进步力量之源。从长远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关系到综合国力的继续提升,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虽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也不断涌现。但如何在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然是一个有待推动、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尽管语文教育教学本来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采用文献分析、调查、观察、经验总结等方法,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全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义作简要阐释,并提炼总结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方式;第二部分,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师生发展的角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第三部分,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做调查并分析,以找出融合不到位的原因,寻求深度融入的出路;第四部分,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和建议。
  本文旨在使中学师生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提出具体的建议供师生参考,帮助中学师生不断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而提出具体可实施的更多更好的教学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