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研究——基于江西高校调查
【6h】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研究——基于江西高校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缘起

1.2研究目的、意义

1.3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2.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研究的文献综述

2.1关于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现状

2.2关于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原因

2.3关于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对策

2.4国外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的简要概述

2.5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3.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现状分析

3.1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出现数量的差异

3.2同层次高校生源城乡分布

3.3不同学校类型城乡生源分布

3.4不同专业类型城乡生源分布

小结

4.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原因:家庭背景因素

4.1城乡家庭经济资本的差异

4.2城乡家庭文化资本的差异

4.3城乡家庭之间的社会资本差异

5.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原因分析:政策因素

5.1国家教育制度的城市中心取向

5.2重点学校制度对农村学生获得教育机会的影响

5.3城乡师资力量上不均衡

5.4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

5.5重点学校政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

5.6高考招生地区配额制度对城乡差异的影响

5.7高考教育收费制度对城乡差距的影响

6.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对策与政策分析

6.1改变教育政策价值理念

6.2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异

6.3制定合理的高考考试制度改革必须凸现城乡公平

6.4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

6.5完善合理的高校收费制度,及完善助学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年来有很多学者对于此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也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江西地区这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问题的实证分析比较少。大部分学者对于教育城乡差异研究只是片面的对结构性的因素(如家庭背景)进行分析,或者是只对政策因素进行分析,但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问题的研究为数不多。
   本文通过浏览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并吸收和借鉴教育社会学的各种理论思想,深入研究了改革开放高校扩招以来出现的城乡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特点和演变趋势,之后对城乡差异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论证,最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两种,一是定性研究;二是定量研究。研究方式是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其中在文献研究中,笔者对前人研究的理论文献做了梳理和分析。这些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西方教育学界对高等教育不平等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结果,目前教育学界对高等教育城乡差异研究的概况,教育政策及其法规等。在数据收集分析方面,笔者收集了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数据资料,包括官方统计资料如统计年鉴、教育年鉴等,还有学校招生办提供的各种实际统计资料,及其他研究者收集的原始资料数据等。在实地调查中,笔者主要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因经费、时间限制,笔者只针对江西地区部分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高校的部分学生,样本容量为300份,分别在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三所学校分配100份问卷。在结构式访谈中,一是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访谈,以达到了解其家庭背景、生活状况、高考情况等。二是对城乡中小学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就读学校情况进行了解。笔者选取了江西省某市的中小学两所和乡村中小学两所为调查学校抽取了这些学校的初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取了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等。以达到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业情况、学生家长的教育期望、家长的辅导情况及拥有辅导书的情况等。
   调查的结果发现:(1)随着国家的教育扩招政策的实行,城乡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社会问题一直存在,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呈逐步减小的趋势。(2)城乡差异问题表现在城乡子女进入高校层次上、高校类型上和高校专业类型上等。(3)由于目前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城乡家庭文化资本必须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才能对孩子的学业成就有促进作用。例如家庭藏书(与考试相对应的书籍辅导书等)。(4)城乡家庭经济资本对孩子学业成就影响很大,但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影响更大。
   对于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以大致可归纳为两大部分。第一是社会制度的因素;第二是社会结构的因素(如家庭背景因素)。制度性因素主要是指资源配置的不公平,高考制度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重点学校制度等。家庭背景主要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这三方面来进行阐述差异形成的原因。家庭背景的差异对学业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是由于优势递进效应影响基础教育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第二是招生录取机制对于入学机会的干预,也就是说具有优势资源的城市家庭子女会比农村家庭子女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
   其实不管是制度性因素还是结构性因素都不是单独存在影响的,他们都是具有密切联系,一起对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影响,笔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全面深入分析城乡差异。
   在探讨了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原因之后,笔者试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首先要改变教育理念,摒弃以往城市为中心的取向,倾向农村。第二要深化教育改革。最后,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这样的问题,即城乡高等教育差异是具有客观性的,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教育改革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努力来最大限度的缩小城乡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