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面二孩政策下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6h】

全面二孩政策下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总结

1.3 概念界定

1.3.1 全面二孩政策

1.3.2 育龄人口

1.3.3 二孩生育意愿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2 二孩生育意愿因素

2.1 成本因素

2.2 观念因素

2.3 政策因素

2.4 职业发展因素

2.5 文化水平因素

2.6 身体因素

2.7 社会因素

2.8 家庭因素

3 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

3.1 调查方案概况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1.3 样本量的确定和分配

3.1.4 问卷的发放

3.1.5 问卷的筛选

3.2 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3.2.1 编制说明

3.2.2 问卷编制

3.3 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主卷项目分析与信度分析

3.3.1 项目分析

3.3.2 因素命名

3.3.3 信度分析

4 基本信息描述分析

4.1 性别分布

4.2 年龄段分布

4.3 职业分布

4.4 户籍分布

4.5 民族情况

4.6 学历情况

4.7 月收入情况

4.8 目前拥有孩子数目

4.9 是否为单亲家庭

5 个体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分析

5.1 户籍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5.2 性别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5.3 年龄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5.4 学历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5.5 工作性质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5.6 收入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5.7 是否来自单亲家庭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5.8 一孩的性别对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6 基于因子分析对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6.1 指标选取

6.2 KMO检验和Bartlet’s假设检验

6.3 提取因子

6.3.1 计算公因子方差

6.3.2 提取主因子和解释因子

6.3.3 计算因子载荷

6.4 因子的命名解释

6.5 计算因子得分

6.6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哪些人群二孩生育意愿较高

7.1.2 主要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有哪些

7.2 建议

7.2.1 设补贴降低经济成本

7.2.2 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7.2.3 提升公共保障措施

7.2.4 加大宣传力度

7.2.5 消除职业潜规则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日益突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红利”情况已经逐步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我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假若我国的人口发展现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的话,未来我国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的人口和生育政策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鼓励生育,使已婚育龄人群改变生育观念,提高生育水平,但如何适当调整人口和生育政策,则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就是我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改革措施。但该措施对我国人口发展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如何影响我国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就要通过对已婚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进行研究,尤其是在生育政策改革的初期,把握我国未来人口结构预测。 本次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取数据,分别在武汉市市区、郊区、农村等地方随机选取部分已育一孩的育龄人群为目标群体进行生育意愿的调查。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进行统计,主要是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已收集的问卷进行处理以及分析。首先,采用双变量列联表分析法与交叉分析法对武汉市育龄人口的性别、户口性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婚育情况、已育子女数等基本情况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次,运用卡方检验法与单因素方差检验法对二孩生育意愿与性别、户口性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个人月收入、家庭状况、一孩性别等个人因素相关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发现,二孩生育意愿与性别因素、户口性质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程度因素、个人月收入因素以及一孩性别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家庭状况因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引用因子分析法武汉市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两大主因子,其中个人因素因子中包括个抚养成本、职业发展、家人意愿、传统观念、身体状况这五大指标,社会因素因子包括公共服务资源、政策制度、生活环境这三大指标。在得出主因子后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找到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以上调查分析所得出结论提供参考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