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6h】

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文献综述

1大豆异黄酮的来源和分布

2大豆异黄酮结构与其理化特性

2.1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

2.2大豆异黄酮的理化特性

3大豆异黄酮的吸收与代谢特点

4大豆异黄酮的功能特性

4.1大豆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功能

4.2提高动物免疫机能

4.3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4.4调节脂肪代谢

4.5抗肿瘤的作用

4.6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4.7影响骨代谢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4.8抗菌消炎作用

5大豆异黄酮对水禽的作用

5.1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5.2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5.3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5.4对内分泌的影响

5.5对脂肪沉积的影响

6大豆异黄酮的应用前景

试验研究

1试验设计、材料及方法

1.1试验设计

1.2试验动物

1.3实验仪器及主要药品

1.4基础饲粮

1.5试验鸭的饲养管理

1.6测定项目及方法

1.7指标计算或测定

1.8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增重的影响

2.2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2.3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4大豆异黄酮对骨骼指标的影响

3讨论

3.1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的影响

3.2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3.3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4大豆异黄酮对骨骼钙磷指标的影响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

展开▼

摘要

选用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SM2商品代雏鸭12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2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mg/kg、10mg/kg、15mg/kg的大豆异黄酮,试验期42d。分别于21日龄和42日龄屠宰,通过研究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肉鸭生长和骨骼代谢的作用,筛选出比较适宜的添加剂量,为大豆异黄酮在肉用水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每周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或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10mg/kg)公鸭和母鸭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10mg/kg)的平均日增重最高。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母鸭和公鸭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其作用效果呈现剂量效应,以10mg/kg添加量效果最为明显。2.42日龄试验Ⅱ组(10mg/kg)母鸭的屠宰率和胸肌率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10mg/kg)母鸭和公鸭的腹脂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Ⅲ组(15mg/kg)母鸭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母鸭的皮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母鸭的皮脂率最低。 试验Ⅲ组(15mg/kg)公鸭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公鸭的腹脂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10mg/kg)公鸭的皮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0mg/kg剂量对母鸭和公鸭的腹脂率和皮脂率具有更为明显的降低作用。 3.42日龄试验组母鸭和公鸭的血清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Ⅱ组还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5);各试验组母鸭血清T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公鸭血清T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母鸭和公鸭的血清H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试验组母鸭和公鸭血清LP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Ⅱ组母鸭还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5),试验Ⅱ组公鸭血清LPL最低,大豆异黄酮发挥了雌激素作用和降脂作用,10mg/kg的剂量作用更加明显。 4.在21日龄,试验Ⅱ组樱桃谷母鸭和公鸭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2日龄各试验组公、母鸭血清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公、母鸭血清白蛋白含量最高;试验Ⅱ组樱桃谷母鸭与公鸭血清总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的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P<0.05)。10mg/kg添加剂量对试验鸭的生长较为有利。 5.试验Ⅰ组(5mg/kg)21日龄樱桃谷母鸭和公鸭血清钙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母鸭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10mg/kg)使公鸭AKP的活力和血清磷的水平最高,相应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的活力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试验Ⅱ组(10mg/kg)42日龄樱桃谷母鸭血清各指标水平最高;试验Ⅱ组(10mg/kg)42日龄樱桃谷公鸭AKP的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各试验组42日龄樱桃谷公鸭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10mg/kg)的活力最低。从血液指标而言,在前期大豆异黄酮主要通过影响骨形成的指标而影响骨的健康,在后期则主要是通过影响骨吸收的指标来影响骨的健康,以10mg/kg的添加效果较好。 6.各试验组21日龄樱桃谷母鸭和公鸭股骨、胫骨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42日龄樱桃谷母鸭股骨的骨矿物质含量(BMC)、钙、磷及骨骼长度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Ⅲ组(15mg/kg)相对较高。各试验组42日龄樱桃谷母鸭和公鸭胫骨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大豆异黄酮具有促进体内钙吸收,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但在本试验中效果并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