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拉弗曲线实证分析
【6h】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拉弗曲线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序论

一、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限制

三、本文的研究架构

第二章文献回顾

一、拉弗曲线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第三章理论模型及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二、模型架构

三、模型分析及应用

第四章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实证研究的资料来源与计算

一、地下经济规模及λ值的确定

二、生产要素综合供给弹性θ的计算

三、税率的计算

四、最适税率的计算

第二节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

一、实证结果的分析

二、实证数据的修正与结果的调整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一、本文研究的现实性: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及增长潜力

二、结论

三、政策建议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亚瑟·拉弗(Arther B.Laffer)运用现代经济计量方法提出了反映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曲线——拉弗曲线.拉弗曲线作为供给学派的理论核心,通过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来反映税率对国民经济影响,这一理论对研究我们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是以Feige & Mcgee(1983)的理论模型为主要依据,并对其作适当的改动,建立模型架构.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现有的统计资料,计算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适税率.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平均税率很低,与测算出的拉弗最适税率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理论上平均税率的提高可以带来巨大的增税空间.同时无论是从个人所得税的未来中长期预测,还是从现期的潜力分析,都能反映出这一税种的重要地位并存在可供挖掘的巨大空间.该文的结论是:理论与实际都显示,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提高存在巨大潜力,所以,必须努力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平均税率,使个人所得税成为国家更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以逐步改变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中流转税畸重的现实,从而真正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