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婚龄立法问题初探
【6h】

中国古代婚龄立法问题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一、婚龄相关概念辨析

(一)婚龄的定义

(二)婚龄与成人年龄

(三)男婚龄与女婚龄

二、婚龄立法的沿革

(一)西周——秦朝

1、西周

2、春秋战国

3、秦朝

(二)汉代——唐朝

1、汉代

2、魏晋南北朝

3、唐朝

(三)宋朝——清朝

1、宋朝

2、西夏、辽、金

3、元朝

4、明 朝

5、清朝

三、婚龄的立法模式和特点

(一)立法模式

(二)立法特点

1、偏重女性婚龄

2、婚龄与育龄合二为一

3、传统文化影响婚龄

4、社会、政治因素决定婚龄

四、婚龄立法与实践的统一和背离

(一)婚龄立法与实践的统一

1、六礼中的问名

2、婚书的签订

3、媒妁的介入

(二)婚龄立法与实践的背离

1、童养媳问题

2、民间不娶妻问题

3、贫家女晚婚问题

五、婚龄立法的历史评价和当代意义

(一)婚龄立法的历史评价

1、合理性

2、局限性

(二)婚龄立法的当代意义

1、高婚龄的原因

2、高婚龄引发的社会问题

3、古代婚龄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婚龄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婚龄关系到人的身体素质和社会秩序,因此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婚龄立法主要是通过诏令的形式规定,在我国封建时期,皇帝的诏令在一定程度上是等同于法律的,因此也足可以看出古代社会中婚龄的重要性。本文以中国古代婚龄立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和现有的学术成果进行动态考察,以期待完整反应出中国古代婚龄的大致状况,从中归纳出古代婚龄的立法模式和特点,并找出婚龄立法与实践的统一与背离。通过客观的历史的评价古代婚龄,我们在承认它的局限性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它是在符合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民风习俗等基础上制定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贡献。值得指出的是,古代婚龄竟然与国外同时期甚至现代西方婚龄相暗合,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透视出古代婚龄立法的合理性。我国当代婚龄立法是在解放初期,人口大爆炸,土地和人口完全不成比例的时代背景下制定的,这与古代出于人口短缺,地多人少的社会现实制定的“早婚”政策可谓是异曲同工。“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古代婚龄制度对今天社会的因高婚龄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着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