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容性政治的建构——缅甸转型中的族群政治问题研究
【6h】

包容性政治的建构——缅甸转型中的族群政治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化与边缘化纠葛中的缅甸族群政治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边缘化的民族经济

二、威权体制下少数族群的弱势政治

三、族群政治中宗教文化上的差异和碰撞

第二章 缅甸独立后政府民族政策的演变

一、 吴努时期的大缅族主义

二、 奈温时期以“国家主义”为主导的民族政策

三、新军人政府民族国家建构的新进展

四、迈向民族和解:吴登盛政府民族政策的调整

第三章 政治转型阶段缅甸抗争运动中的多方角力

一、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民主抗争主体与少数族群的联系

二、少数族裔及其政治势力的武装抗争与和解

三、民族地方治理中的NGO

四、族群政治与国际因素的交织

第四章 包容性政治的建构:超越族群冲突的逻辑1

一、民主化中族群政治的新思维:协和民主理论

二、协和民主与缅甸的民族国家建设

三、协和民主给缅甸带来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当下正处在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因而如何建构一套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的制度,保障民主生根发芽,同时维护不同民族群体的利益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缅甸的民族问题,历史久远,缅甸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本文从缅甸政府当局的民族政策出发,一并考察活跃在缅甸政坛的民主派人士、少数民地武装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力量在民族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力图分析在缅甸既有的社会情景和政治转型背景下,民主化能否推动合理的宪政设计,为解决缅甸长时间的民族问题提供机遇。本文认为,基于协和民主的一套包容性政治建构能消弭政治分歧,其倡导的大联盟、精英和解以及提升民族间的交叉认同都能够促使多元分裂的异质性缅甸社会得到稳定。缅甸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要成员,其国内政局的动荡和政治转型的进程值得我们持续的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