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学研究
【6h】

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医疗服务环境,从而迫使许多国家开始采用一系列措施对卫生保健系统进行调整与改革,旨在合理控制经费、加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与应用被提上日程,并在许多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以及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的产生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服务行业同样面临着同发达国家一样的难题,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内学术团体逐渐重视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和利用,中医学界的专家和学者近年来也开展了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初步研究。同时,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
   循证性中医临床临床实践制订的方法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1)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2)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需要;(3)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缓和医患关系紧张的需要。
   研究内容与结果:
   通过对国内外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相关文献资料的系统研究,结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研制的实践,探讨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指南研究主题的选取的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文献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专家共识形成方法、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分级和推荐建议等级体系的建立方法等内容,最终初步形成了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学。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1)初步形成了循证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学;(2)探讨了“古代医家经验”在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的地位和意义,并对“古代医家经验”的提出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3)探讨了符合中医学特点的文献质量评价、证据分级体系和推荐建议等级体系形成的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陈争光;

  •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儿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汪受传;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65;
  • 关键词

    中医药;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方法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