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中医“调肝补脾”治则,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治疗AD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6h】

基于中医“调肝补脾”治则,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治疗AD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1 中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识与研究。

1.1.1 中医学对AD的病名探讨

1.1.2 中医学对AD的病因病机分析

1.1.3 中医学对AD的辨证论治

1.1.4 中医学对AD的辨证论治

1.2 西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进展

1.3 从肝脏论治治疗AD的理论基础

1.3.1 西医学理论基础

1.3.2 中医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提出假说

2.2 实验目的

2.3 实验材料

2.4 实验方法

2.5.实验结果

2.5.1 水迷宫结果

2.5.2 病理

2.5.3 ELISA检测结果

2.5.4 Western blot结果

2.5.5 免疫荧光结果

第三章 实验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得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从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老年性痴呆病人特有的临床表现,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病机从中医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肝郁脾虚角度入手,认为肝脏,脾脏的功能失调与该病老年性痴呆病本与标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若肝郁气滞,肝脏生理机能失调,可直接影响脑府神机,导致痴呆。因肝为气机升降之关键,自古即已有“百病不离乎郁,诸病皆属于肝”之说。若肝失条达,则可致郁,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肝郁首伤气分,使得全身气机疏泄失常,久而可伤血分,气郁无力推动血行,气郁血瘀阻滞脉络,脉络失和,此乃中风重要病因之一;肝郁气机不畅,不仅气血运行失调,人体津液运行也受阻碍,久滞生湿,如肝气郁结,可因日久化火,火灼津液,炼液为痰,火性炎上,痰随火升,上犯清空。现有临床研究结论显示,因肝郁而产生的病理因素痰、瘀相兼,日久搏结难化,可直接加重血管性痴呆的病情。且中医认为,这种痰瘀博结的病理产物,若阻滞脑络,即可造成脑梗塞,而脑梗塞恰恰是公认的血管性痴呆较明确的因素之一。有因脾胃水谷化生则依赖肝气助运疏泄,若肝气横逆克于脾土,则脾失健运,水谷不化转生,髓海失养,可发为痴呆。此外,肝气不疏致脾失健运,不仅营养精微的生化不能保障,还会产生有害的病理产物,如痰浊。肝郁及脾,脾土不运,律液输布失常,则痰湿纵生,痰浊是引发呆证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西医学进展,我们可知,脑内可溶性Aβ与阿尔茨海默病(A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脑中可溶性Aβ的清除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肝脏是周围迅速清除Aβ的主要器官。故而健脾保肝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方法。西医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肝脏“Aβ系统清除”理论与中医“呆证”的“肝脾失调”导致“毒损脑络”病因病机和“调肝补脾”治疗原则不谋而合。
  在实验研究方面,应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与颅内注射3μl Aβ25-35液联合造成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此造模方法可以造成较长时间的动物痴呆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性痴呆病的实验造模。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8-α甘草酸二铵低剂量治疗组和18-α甘草酸二铵高剂量治疗组。该实验主要从模型行为学改变、病理切片、基因表达研究18-α甘草酸二铵对阿尔茨海默病(AD)作用,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病大鼠水迷宫实验、ELISA检测实验以及Western blot蛋白检测,Immunofluorescence检测等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实验结果表明:18-α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且高剂量得给药组改善较为明显,高剂量的甘草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LRP1蛋白,降低脑内Aβ水平,从而对阿尔茨海默病(AD)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