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思想的研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h】

《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思想的研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养生与体质的概述及其源流发展

1 养生的内涵及源流

1.1 养生的内涵

1.2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渊源

1.3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体系

1.4 后世传承与发展

1.5 研究现状

2 体质的涵义及源流

2.1 体质的涵义

2.2 体质学说的源流

2.3 《黄帝内经》中有关体质的论述

2.4 研究现状

3 体质与养生的关系

3.1 中医体质学说丰富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3.2 中医养生学推动了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

3.3 中医体质养生代表着现代养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第二章 《黄帝内经》体质养生学术思想及其发展

1.阴阳体质与四时养生

2 五行体质与情志养生

3.不同形体与饮食养生

4 勇怯体质与肝胆的养生

5 《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思想的发展

5.1 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推动体质养生理论的发展

5.2 不同的体质分型丰富了体质养生的内容

6.《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思想对现代社会健康的研究价值

第三章 江苏三地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与体质辨识

2.2 饮食习惯

2.3 睡眠情况

2.4 性格情况

2.5 寒热喜好

2.6 中医体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江苏三地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特点

3.2 饮食与起居习惯、性格是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3.3 地域与寿夭

4 启示

4.1 普及“卫生之道”,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4.2 构建基于体质辨识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整理《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和体质思想的发展源流及其传承发皇,总结其有关体质养生方面的内容、原理以及对后世体质养生理论发展的影响,并对《灵枢》中涉及体质的内容重新编排,从不同角度对体质做出分类和判断。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法及统计学方法,以江苏部分区域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江苏三地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特点,探讨中医体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体质养生理论及老年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策略。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对于古代文献,确定包含有相关中医体质和中医养生内容的中医古籍,并选择较佳版本,作为研究的基本文献资料;同时使用《中华医典》光盘,以“养生”“摄生”“寿老”“体质”等为检索词,检索与体质和养生相关的中医文献资料,从中筛选与《黄帝内经》体质论述和养生思想相关的古籍文献,并将相关内容摘录。对现代文献,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等数据库,以主题为检索字段,以“黄帝内经体质”和“黄帝内经养生”等为检索词,全面收集与《黄帝内经》中体质和养生相关的全部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法:遴选在校高年级中医专业本科生并统一培训,对江苏健康高龄老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当场填写调查表并回收;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病史和生活习惯,同时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核查筛选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本次研究全面梳理了《黄帝内经》中对于中医体质和养生方面的内容,系统归纳了《黄帝内经》中体质养生相关思想论述。
  2.整理了《黄帝内经》中体质和养生的发展源流,探究《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的理论源头;并从后世医家在体质和养生方面的研究和成就,总结《黄帝内经》中有关体质和养生思想的发展沿革。
  3.基于《黄帝内经》中相关论述,重新整理和编排出七种体质分类法,并对每种分类方式做出详尽论述。
  4.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量表,以江苏如皋市、溧阳市、太仓市等三地部分健康高龄老人为研究样本,从中医体质的角度探索影响人体健康长寿的主要相关因素。调查数据显示:①健康高龄老人的体质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特禀质和湿热质。其中,位居偏颇体质样本的前三位分别是阳虚质、血瘀质与气虚质。②在饮食习惯方面,喜清淡者最多,其次为喜甘甜、喜热饮食和喜咸。平和体质与偏颇体质的高龄老人在饮食喜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③在睡眠习惯方面,早睡早起者最多,其次为晚睡早起、早睡晚起和晚睡晚起,不同体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④在性格情况方面,出现最多的为平和开朗,其次为沉静内向、多愁善感、急躁易怒,不同体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⑤将饮食、睡眠、性格情况作为自变量,偏颇体质为因变量(以平和体质为参考),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校准值为α=0.05,参数估计采用95%CI。结果显示,平和质与喜清淡、早睡早起、早睡晚起、平和开朗有关,偏颇质与晚睡晚起、睡眠不规律、好吸烟、沉静内向有关。结果分析提示:①平和质是构成江苏健康高龄老人的主要体质。②在偏颇体质的健康高龄老人中以虚性体质为多。③饮食与起居习惯、性格是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结论:《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养生思想对于现代的大数据医学分类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体质养生思想的本源出发,梳理后世医家的进一步阐发与诠释,从中发现应用于现代的体质养生理论与方法。基于调研结果,建议从优化老年人群自身生活习惯、开展符合老年人体质特点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推动体质辨识技术与辨体施养服务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等方面,以期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著录项

  • 作者

    王珏;

  •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何文彬;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内经;
  •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体质养生思想; 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