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6h】

基于GIS的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基本理论和方法

2.1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2.2 模型系数确定

2.2.1 确定系数权重方法

2.2.2 层次分析法原理

2.2.3 定量构造判断矩阵的层次分析法

2.3 致灾因子危险性模型

2.4 孕灾环境敏感性模型

2.5 承灾体易损性模型

2.6 防灾减灾能力模型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域概况

3.1 资料来源

3.1.1 气象资料

3.1.2 灾情数据

3.1.3 社会经济数据

3.1.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2 研究区概况

3.2.1 潍坊市研究区范围

3.2.2 潍坊市自然地理概况

3.2.3 潍坊市气候概况

3.2.4 潍坊市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章 潍坊市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4.1 潍坊市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

4.2 潍坊市洪涝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

4.3 潍坊市洪涝承灾体易损性指数

4.3.1 不同土地类型经济易损性指数

4.3.2 不同土地类型人口易损性指数

4.3.3 承灾体易损性指数

4.4 潍坊市洪涝防灾减灾能力指数

4.5 潍坊市暴雨洪涝风险区划

4.6 评价结果验证

第五章 潍坊市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应用系统

5.1 系统开发环境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配置

5.2 系统开发平台与技术

5.2.1. Net平台

5.2.2 GIS平台

5.2.3 框架技术

5.3 系统结构

5.4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5.5 系统功能

5.5.1 地图功能模块

5.5.2 系统工具模块

5.5.3 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模块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气象灾害中,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较高和造成损失最大。暴雨洪涝灾害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它的形成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要素。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项基础工作,有助于政府决策者制定防洪减灾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洪水灾害,从而减轻洪灾损失。
  本文利用潍坊市气象数据、统计年鉴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结合GIS技术,采用空间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因子权重,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绘制出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在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基于ArcEngine9.3平台,依据软件工程学思想,利用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C#建立具有实用、快速、有效、操作简单且易于推广的暴雨洪涝风险区划系统。
  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按照自然断点法被分为了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五个等级,其中诸城市中北部、高密市的西南部及安丘的东南部属于高风险区,安丘的东北部、昌邑的南部属于较高风险区;昌乐的大部分、青州的东部、临朐的东北部、安丘的西部属于中风险区;青州西南部、临朐西南部、寿光东北部、昌邑东北部属于低风险区。评价结果与潍坊市灾情数据空间分布情况基本吻合,表明本文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主要创新点在于计算承灾体易损性指数时,利用了灾情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百分位法,定量化的构造了判断矩阵,实现了完全定量化的因子权重设定。在空间化社会经济数据时,实现了能够反映行政单元内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差异的栅格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