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象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6h】

气象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2气象装备动态管理的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

1.4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气象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系统概述

2.2系统结构

2.3系统功能定位及结构

2.4业务流程

2.4.1国家级业务流程

2.4.2省(区、市)级业务流程

2.5供应流程

2.5.1入库

2.5.2出库

2.6维护维修流程

2.7计量检定流程

3.1数据库系统

3.2软件开发环境

3.2.1 B/S体系结构

3.2.2 J2EE开发平台

3.3硬件环境

3.4系统网络环境

第四章气象装备动态管理信息标识化采集

4.1气象装备标识规则

4.1.1气象装备编码的关联信息二维码

4.1.2装备信息编码结构

4.2.2固定属性编码

4.2.3动态编码

4.2采用的设备

4.3装备信息采集业务流程

4.4装备业务流转记录跟踪流程

第五章气象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5.1系统模块功能概述

5.2系统数据库设计

5.2.2数据库环境说明

5.2.3数据库命名规则

5.2.4数据库信息关联表格清单

5.2.5数据库其他设计

5.2.6安全保密设计

5.3系统功能设计

5.4系统模块设计

5.4.1个人事务管理

5.4.2设备库存管理

5.4.3设备状态管理

5.4.4检定管理

5.4.5设备维修

5.4.6设备申请

5.4.7站点信息管理

5.4.8告警管理

5.4.9系统管理

5.4.10数据同步

5.4.11移动终端

5.4.12消耗品管理

5.4.13设备统计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展开▼

摘要

气象部门初步建成了包括雷达、自动站等多种观测设备,布设于国家级台站、地县基层台站的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网。随着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防治工程的建设,各类地县级站点的数目还在不断增加。气象部门缺乏对地、县级台站气象探测设备的计量检定、运行监控、维修维护等装备保障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难以全面保证现有观测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发挥。 本系统设计从规范气象技术装备的供应储备、计量检定、维护巡检和故障维修等业务流程入手,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气象探测装备全寿命动态管理,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业务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时效和信息化水平。通过应用射频识别和二维编码技术,实现按照约定的编码标准,将物品属性的动态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进行物品和逻辑储备库之间的信息交换,建立识别、定位、追踪、监控的全寿命管理流程,可提供入库、出库、备件申请、调拨\定购、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需求的分布式网络化操作功能,实现气象物资装备保障的定量化、自动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论文完成了省级装备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设计;制定了气象装备信息标识采集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陈凯;

  •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学科 电子与信息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行鸿彦;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关键词

    气象装备; 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