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信泰富反向收购中信集团动因及绩效分析
【6h】

中信泰富反向收购中信集团动因及绩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研究方法

1.3.2创新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文献综述

2.1.1有关反向收购上市资源的研究

2.1.2有关反向收购上市动因的研究

2.1.3有关反向收购上市绩效的研究

2.1.4文献述评

2.2反向收购上市动因及绩效的理论分析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中信泰富反向收购中信集团上市的动因分析

3.1公司简介

3.1.1中信集团简介

3.1.2中信泰富简介

3.1.3中信集团借壳中信泰富

3.2中信集团反向收购上市背景

3.2.1政策支持国企改革

3.2.2中信集团融资迫切

3.2.3反向收购上市谋划已久

3.3中信集团反向收购上市进程

3.3.1借壳前期中信泰富出现停牌

3.3.2中信泰富融资计划并不顺利

3.3.3新投资加入促进反向收购上市成功

3.4中信集团借壳中信泰富上市的动因分析

3.4.1.合并方中信集团的动因

3.4.2被并方中信泰富的动因

第四章反向收购上市绩效分析

4.1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反向收购上市绩效

4.2基于财务指标分析反向收购上市绩效

4.2.1偿债能力分析

4.2.4运营能力分析

4.2.3盈利能力分析

4.2.4发展能力分析

4.2.5杜邦分析

4.2.6小结

4.3基于事件研究法分析中信集团反向收购上市绩效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启示与建议

5.1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5.2对企业上市的启示

5.2.1合理选择上市地点

5.2.2机智分析借壳公司资源

5.2.3对于上市监管要求的应对措施

5.3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2008年9月15日的经济危机爆发至今,表面看来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淡化,但分析整个资本市场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金融风险日益明显,整个经济环境都远比不上危机前那么乐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给国内外所有企业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此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施政方略以来,许多央企、国企闻风而动,混合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而反向收购上市具有传统IPO上市所不具备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所以反向收购上市必将会成为潮流趋势。中信泰富于2014年3月提出发行2250亿港币的中信股份加入中信集团,并且在2014年8月胜利完成了反向收购而成功地在资本市场上市,一时间成为资本市场所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大型央企的中信集团,通过借子上市公司中信泰富的壳,成功的实现了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目标,也为更多的国企央企混合改革树立了榜样。 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反向收购上市的动因和绩效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国内外文献关于反向收购上市动因和绩效的理论研究,从而引出写作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三章首先对反向收购上市双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购买双方自身以及整个反向收购上市过程的特点,以购买动因→上市过程→购买绩效为主线从而有逻辑性的描述了中信泰富反向收购上市中信集团上市的整个过程;第四章以巨潮资讯网等权威财经网站上中信集团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首先分析由于股权结构变化给企业绩效带来影响,接着通过财务指标变化得出长期绩效的影响,最后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短期绩效也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分析此次收购事件产生的绩效影响;第五章为本次论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和针对反向收购上市提出的对策建议。 本文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反向收购前收购双方存在股权联系导致上市进程加快,协同效应明显; (2)反向收购上市导致中信集团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3)反向收购上市导致中信集团短期财务绩效明显,导致股东财富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