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饱含怜悯与深思的理性言说——论铁凝创作中的母性书写
【6h】

饱含怜悯与深思的理性言说——论铁凝创作中的母性书写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早行人”到“自觉者”:一往而深的“母性”缘起

第—节 童年及少年时代创伤性的经历

第二节 往返于城乡间独特的生活体验

第三节 家庭生活经验及家族历史记忆的影响

第四节 前辈作家的指引与影响

第五节 传统母性文化及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

第二章 “玫瑰”到“笨花”:百花竞放的“母性”世界

第一节 “具母”身份下的母性歧异

第二节 “女儿王国”中的母性本能

第三节 “围城之外”的母性呈现

第三章 “智慧”到“智性”:朴实无华的“母性”策略

第一节 因果链结的母性叙事结构

第二节 情节的突转与结尾的留白

第三节 对照性母性人物设置原则

第四节 叙事人称的交错与复调的产生

第五节 反讽与象征手法下的母性蕴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母性书写是铁凝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铁凝整体的文学创作而言意义重大。本文以铁凝创作中的母性书写作为研究的对象与焦点,通过采用文本细读法及叙事学相关理论,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对铁凝创作中的母性书写进行全面分析。具体而言,本文将对铁凝母性书写的具体特征予以细致解读,对铁凝母性书写的内在缘由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探究,对铁凝母性书写的叙事策略与写作技巧展开深入解析,以挖掘出铁凝母性书写背后的母性意识,及其所包含的社会、历史、人性的深厚内涵。此外,本文还将对铁凝母性书写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进行揭示与分析;并从宏观的角度对铁凝的母性书写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铁凝母性主题的研究。
  本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其中绪论首先交代铁凝整体文学创作及其母性书写的研究现状,探讨出目前铁凝母性书写研究存在的缺憾与不足。其次对母性及母性书写的概念进行详细界定,区分母性与母亲、女性等概念的不同,进而明确本文的研究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的具体设计思路。结语则主要对铁凝母性书写中母性意识、生育意识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整体性关照,同时结合作家经历及其创作历程探讨其母性书写存在的局限性;并从作家个人创作以及文学史的角度,深入探讨铁凝母性书写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正文共三章,第一章深入挖掘铁凝母性书写的根源因素及相关影响因素。首先,从铁凝童年、少年时代创伤性经历,到青年时代的“知青”经历,再到其独特的家庭生活经验、家族历史性记忆,来探讨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及生活体验对其母性书写的影响所在。其次,从河北作家及俄国先辈作家的指引与影响,传统母性文化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等方面,挖掘外部众多相关因素对铁凝母性书写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探讨铁凝创作中其母性书写的具体呈现,将其创作中的母性人物具体分为母亲、女儿及边缘女性人物三大类型,详细探讨每类母性人物身上具体的母性特征,力求从全面、立体、细致的文本解读中挖掘铁凝母性书写的丰富面貌。其中“具母”身份下母性具有歧异特点,呈现为蒙昧无知、异化淡薄及自然健康三大特征;“女儿王国”中的母性本能源于童年时代的惨痛经历,呈现为姐妹间的母性同盟之爱;“围城之外”的母性凸显则表现在恋爱关系中的母性付出与生育观念上的多元复杂两方面。第三章则主要分析铁凝在进行母性书写时所采用策略技巧及其所产生的独特效果,即从叙事策略与表达技巧两个层面入手,具体从叙事结构、情节与结尾、母性人物设置、人称与复调、反讽与象征这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的文本分析,力求发现铁凝母性书写独特的文体艺术魅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