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6h】

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轫与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低,收入增长困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多;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竞争力不强。中国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加大;农村金融支持相对滞后,农民生产投入增加;农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结构调整面临很大困难,农产品流通、交易缺陷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二十世纪30年代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灾难和政治灾难,其直接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惨剧。但是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国家积极参与对经济的调节,扩大民众的消费能力,减缓生产过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顺利运转创造条件。罗斯福时代农业政策最大的特点在于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对美国过去的经济政策和政府结构进行了大规模强力度的调整,其中包括对农业实施了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农业补贴政策开始逐步形成。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部分地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摆脱了1930年代大危机,并使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政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为特点,新政时期成为美国经济恢复加发展的重要时期。实际上“新政”的实施,奠定了美国在二次大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尽管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改良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经济危机,其采取的部分措施业实际上伤害了贫苦农民和小农场主的利益,但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以及对产品的补贴政策、对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推广手段等对世界经济和世界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所共享的财富。
   美国二十世纪30年代农村农业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农业发展局有较大的相似性。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借鉴分析的方法,就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政策、农业形势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共同点和差异性,并针对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农民收入问题为切入点,借鉴罗斯福政府的成功经验,详细论述了要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要稳定农产品价格,完善农产品交易体系;发展农业生产还须争取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分散性的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在农业科技进步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还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有效地建设和发展途径。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中国还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立法,避免大企业垄断和贫富分化,避免在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新的农业生态灾难。
   本文分析了罗斯福农业政策的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具体措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农村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农村农业发展应该要加强政府职能,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管理,强化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走产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还应加强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建立完善的教育和农业推广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