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看《中庸》修辞的英译--以辜鸿铭和理雅格译本为例
【6h】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看《中庸》修辞的英译--以辜鸿铭和理雅格译本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 1 Research Background

1. 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1.4 Structure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Study of Zhongyongs’ Translation

2.2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Rhetoric Translation

2.3 Present Research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Chapter Three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1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2 The Principle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3 Practical Implication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3.4 The Level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5 Formal Equival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6 The Signific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Chapter Fou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hetoric Translation

4.1 Rhetoric Used in Zhongyong

4.2 The Reason of Choosing The two Versions

4.3 Purpose of Legge’s Translation

4.4 Purpose of Ku Hung-Ming’s Translation

4.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hetoric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search Findings and Limitations

5.2 Some Suggestion about Rhetoric Translation in Zhongyong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修辞是一种语言艺术与技巧,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颇深入的研究,从现当代文学到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等,修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中庸》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不朽瑰宝。曾被译为多国语言,仅其英译版本就有十几种,颇受争议。对其宏观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也颇为广泛,从做学问做人到治世经商,但微观领域的研究涉及的很少,尤其是修辞的研究。因此,对其修辞的研究颇具价值,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我国的修辞文化艺术,更是我国儒家文化的精髓。而译者能否将这些价值挖掘出来,传播出去,却是当下我们应该深深思索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功能对等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翻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个性鲜明的文学翻译,它首先要求传达原文的精神实质,同时也要求译文具有与此相适应的风格韵味。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从奈达的后期理论可以看出,形式对等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最能体现文本风格的修辞。译作在传达意义的同时,是否兼顾了原作的风格是本文研究重点所在。
  本文将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对比《中庸》两英译版本(理雅各版、辜鸿铭版)中主要修辞(排比、引用、反复、顶真、警句)的翻译,在意义和风格层面进行深度分析,来验证功能对等理论在修辞翻译中的运用,进而得出结论,尽管修辞的翻译很难完全对等,但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译者要兼顾译语文化和原语文化,使其尽可能达到均势的前提下,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使汉语的修辞文化在古籍的翻译过程中得以有效传播,进而把中国的经典推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