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烷基聚甘油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6h】

烷基聚甘油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2.1 表面活性剂在家庭洗涤剂中的应用

1.2.2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2.3 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1.2.4 表面活性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2.5 表面活性剂在化学清洗中的应用

1.2.6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1.2.7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1.2.8 表面活性剂在制革中的应用

1.2.9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及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1.3 国内外表面活性剂发展现状

1.3.1 国外表面活性剂发展现状

1.3.2 国内表面活性剂发展现状

1.4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1.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1.6 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6.1 Pluronic多元醇聚醚

1.6.2 REP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6.3 RP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6.4 无规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7 聚甘油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8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9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0 立题背景与依据

1.11 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缩水甘油与脂肪醇反应制备十二烷基聚甘油醚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1.5 实验设计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制备缩水甘油的实验结果分析

2.2.2 制备十二烷基聚甘油醚的实验结果分析

2.2.3 中间产物缩水甘油的分析与定性

2.2.4 产物十二烷基聚甘油醚的分析与定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甘油与AGE反应制备十二烷基聚甘油醚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4 分析测定

3.2 中间体Ⅰ及其终产物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中间体Ⅰ实验结果与分析

3.2.2 中间体Ⅰ的终产物的实验结果分析

3.2.3 中间体Ⅰ及其终产物的定性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二烷基聚甘油醚及其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

4.1 十二烷基聚甘油醚的作用原理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原理及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聚合度十二烷基聚甘油的性能

4.3.2 十二烷基聚甘油醚与LAS复配体系的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清单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一种以甘油为原料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十二烷基聚甘油醚的合成和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比较了三种合成方法:由3-氯-1,2-丙二醇在碱性条件下低温作用下脱去氯化氢制备缩水甘油,十二醇与缩水甘油反应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甘油醚,副反应缩水甘油聚合较难控制,产物收率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通过甘油与1,2-二氯乙烷合成中间体聚合甘油,进而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甘油醚,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利于工业生产;由甘油自身聚合得中间体,进而制备十二烷基聚甘油醚,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但聚合度高的甘油目前研究较少,且聚合度高的产品颜色较深,随着高聚合度聚甘油研究的进展,该方法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通过对不同聚合度烷基聚甘油醚的性能测定表明:十二烷基二聚甘油醚γcmc和cmc最低,随聚合度增大,其表面活性逐渐降低;十二烷基十聚甘油醚泡沫、钙皂分散和增溶性能最好,十二烷基四聚甘油醚乳化能力最好,十二烷基六聚甘油醚的去污力最好。烷基六聚甘油醚与LAS复配,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n(LAS):n(烷基聚甘油醚)=3:7时,γcmc和cmc最低;n(LAS):n(烷基聚甘油醚)=7:3时,发泡性、稳泡性及润湿性均较好;n(LAS):n(烷基聚甘油醚)=5:5时,对苯的增溶能力最好;n(LAS):n(烷基聚甘油醚)=3:7时,钙皂分散能力最好;n(LAS):n(烷基聚甘油醚)为3:7时,去污性能最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