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哲学阐释学视阈中的文学作品复译研究——《苔丝》复译的个案研究
【6h】

哲学阐释学视阈中的文学作品复译研究——《苔丝》复译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复译现象极为普遍。同一文本,往往有多个不同版本广为流传。这一独特的翻译学现象在译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或运用传统理论,注重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强调原文文本的中心地位;或从译者的能动作用来分析,阐释、彰显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些注重原文-译文对等或强调主体的研究方法难以从哲学本原基础上揭示复译之必然的深层机理。本文拟从阐释学的视角展开对复译现象的整体分析,借助对《德伯家的苔丝》复译文本的个案分析,力争较为全面的解释复译作为一种存在的合理性。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阐释的学说,标志着文学批评理论由重作者、作品向重文本-读者关系的转变。根据阐释学理论,理解是具有历史性的,理解的历史性体现在译者理解的“前见”,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差异,文本本身的开放性、接受环境的制约等因素上。受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译者甚至同一时期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论文以《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本和孙法理译本作为个案研究,分析了影响两个译本语言风格、文本形象的内外因素及译者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内外因素的迥异,使得文学作品翻译中,复译成为一种必然,复译文本成为延续原文生命的相似而不相同之物。复译现象的必然存在,就阐释学观点看,就是文本的开放性、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和效果历史等内外动力合构而成的与原文本“和而不同”的新文本,是一个相对于原文而言的“他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