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民族自由”问题研究
【6h】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民族自由”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 “民族自由”思潮及其浪漫主义文学范式

1.1 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下的“民族自由”现象

1.2 “民族自由”思潮的勃兴

1.2.1 浪漫派的“自由梦”

1.2.2 “民族自由”的诉求

1.2.3 “民族自由”思潮的内涵

1.3 “民族自由”思潮的三种文学范式

2 民族内部意识的觉醒及其文学表达

2.1 爱尔兰“反抗与起义”的民族自治

2.1.1 去英国化的民族斗争

2.1.2 反暴政、争自由的“民族宠儿’’托马斯·穆尔

2.2 苏格兰“生而自由”的民族认同

2.2.1 何处是故乡

2.2.2 与故乡唇齿相依的瓦尔特·司各特

2.3 德意志“情感归属”的民族统一

2.3.1 民族语言、民间诗歌、民风民俗搜集运动潮

2.3.2 耶拿派:荣誉·自由·祖国

2.3.3 从歌德、海涅到“青年德意志”

3 为其他民族奔走呼告的自由抒怀

3.1 斯塔尔夫人——抗争民族偏见的流亡斗士

3.2 拜伦与雪莱——心怀天下的“双子星”

3.2.1 拜伦:“民族自由”的拨弦人

3.2.2 雪莱:“民族自由”的筑梦师

4 红色暴力下的民族独立、解放与自由

4.1 抗争不息的波兰民族解放运动

4.1.1 民族命运决定艺术选择

4.1.2 民族性格浸染文学特质

4.2 匈牙利“灼热的南国骄阳”

结语:粉碎枷锁,扛起“民族自由’’大旗的文学时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逐渐摆脱自然条件、社会关系的束缚,并不断由不自由向某种程度的自由转化的历史。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学的中心,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为西方意识形态里发生的最大范围、最大程度的一次转变,它有别于在此之前对启蒙、理性的追崇,而是开始关注自由,以无可訾议的不朽形式表达内心,并强化自由在浪漫主义价值观念中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民族意识”是保持民族自由、独立的根基,是特定民族存在的必然性法则。“自由精神”,作为贯穿整个浪漫主义时期最核心、最根本的文学旨要,从起源上就具有一种独立、自觉的力量,它引领着整个欧洲的文学创作者、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以大量笔墨极富热情地高歌自由。因而,19世纪的欧洲,不可胜数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们以民族的共同精神为纽带,以文学创作的自由选择为武器,以前所未有的一致主张来呼喊那沉睡已久的民族认同与自由觉醒,把“民族自由”作为历史发展中特定的、自觉的走向,最终成就着西方人一次永恒的、显著的且具有积极创造性的思想升华。
  本文不仅探讨“民族意识”与“自由精神”的内在关系,而且创新性地从文学现象、理论及具体创作中对“民族自由”思潮进行学理界定:
  论文第一章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中蔚然可观的“民族自由”现象入手,集中阐释“民族自由”思潮的精神内核,并引出其在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三种基本文学范式;第二章以西欧的爱尔兰、苏格兰、德意志为对象,从爱尔兰“反抗与起义”的民族自治、苏格兰“生而自由”的民族认同和德意志“情感归属”中的民族统一入手,深入探析这些民族内部的意识觉醒及其文学表达;第三章通过分析法国流亡斗士斯塔尔夫人抗争民族偏见、英国诗坛“双子星”拜伦与雪莱心怀天下的世界主义理想与行动,以这一时期欧洲浪漫主义大师们真切、质朴的文学创作当蓝本,彰显西欧各民族诗人为其他民族奔走呼告的自由抒怀;第四章以波兰、匈牙利为主线,阐述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背景下,东南欧、中欧各民族在政治上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与自由,在文学创作层面推进“民族自由”思潮,将渗透在文学世界的自由、民族之光探索出来的努力尝试。
  综上可知,“民族自由”思潮是闪耀在19世纪欧洲每个民族的历史长河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既用来捍卫和传承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革新,又能够成为坚守理性、道德、价值的有效武器,更是群体意识的一次精神洗礼。总之,对19世纪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海洋里“民族自由”问题的观照与叩问,使其最终在这个时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每一个旨义里无孔不入,熠熠生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