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研究——以长沙市洋湖垸绿道为例
【6h】

城市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研究——以长沙市洋湖垸绿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背景

2.1 相关概念认知

2.1.1 绿道

2.1.2 游憩型绿道

2.1.3 公共设施

2.1.4 公共设施在游憩型绿道中的作用

2.2 相关理论背景

2.2.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体验与知觉

2.2.2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共生与持续

2.2.3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人性化设计

2.2.4 景观设计学视角下的系统与整体

2.3 小结

3 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的构建

3.1 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建设内容

3.1.1 交通服务设施

3.1.2 游憩服务设施

3.1.3 商业服务设施

3.1.4 环境卫生设施

3.1.5 安全保障设施

3.2 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设计原则

3.2.1 交往互动性原则

3.2.2 生态持续性原则

3.2.3 景观艺术性原则

3.3 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构建技术路线

3.3.1 调查挖掘阶段

3.3.2 整理分析阶段

3.3.3 导入规划阶段

3.3.4 设计调整阶段

4 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的调查与现状分析

4.1 项目介绍

4.1.1 长沙洋湖垸绿道区位信息

4.1.2 长沙洋湖垸绿道设计定位

4.2 调查内容与方法

4.2.1 调研内容

4.2.2 调研方法

4.3 调研现状

4.3.1 绿道总体环境评析

4.3.2 绿道空间活动透析

4.3.3 建成绿道设施解析

4.4 小结

5 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设计实践

5.1 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5.1.1 景观化设施的契合与多元

5.1.2 互动性设施的人性与集约

5.1.3 自动化设施的引入与创新

5.2 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总体规划

5.2.1 北入口—坪塘大道路段

5.2.2 坪塘大道—洋湖路大桥路段

5.2.3 洋湖路大道—南入口路段

5.3 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设计细节

5.3.1 标识信息设施的可识别性设计

5.3.2 游憩服务设施的趣味性营造

5.3.3 环境卫生设施的可持续性呈现

5.3.4 环境照明设施的景观化改善

5.3.5 商业服务设施的自助化展现

5.4 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的价值实现

5.4.1 公众主体意识的加强

5.4.2 政府管理理念的完善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绿道建设自珠三角地区率先起航之后,在全国迅猛展开,已成为展示城市特色的工程之一。尤其在游憩型绿道上,提供的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深受市民大众的喜爱。但随着游憩型绿道地兴起,由于管理、设计等方面的欠缺,其公共设施与人的行为习惯、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进行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按照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展开,从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赖以存在的学科基础,提出公共设施在游憩型绿道中的四大作用:实现绿道功能、激发空间活动、构成景观要素、丰富视觉语言。在多种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本研究提出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应从环境行为学的体验与感知、景观生态学的共生与持续、景观设计学的系统与整体、人文关怀视角下的人性化设计四大方面进行理论基础的阐释与整理。
  同时,在其理论背景下,本研究从建设内容、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三方面对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建设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汇总,试图构建其理论框架。依据游憩型绿道特性,本研究将其建设内容归纳为交通服务设施、游憩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安全保障设施五大部分。为合理解决人—设施—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提出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建设应遵循交往互动性、生态持续性、景观艺术性的三大设计原则,并制定调查挖掘—整理分析—导入规划—设计调整的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技术路线。
  为进一步拓展本研究的实际意义,将以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建设作为设计实践。在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理论框架地指导下,提出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三大设计策略:景观化设施的契合与多元、互动性设施的人性与集约、自动化设施的引入与创新。同时,以此为指导进行长沙洋湖垸绿道公共设施地规划设计,建立标识信息设施的可识别性,游憩服务设施的趣味性,环境卫生设施的可持续性,照明设施的景观性,商业服务设施的自助性。此外,为使其公共设施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本研究提出加强公众主体意识,完善政府管理理念的实施手段。
  本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整体到局部,设计到管理,较为系统的对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进行研究与探索。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提升游憩型绿道公共设施的品质、改善城市景观的形象作出有益地尝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