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汉族散发性帕金森病与5个易感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6h】

中国汉族散发性帕金森病与5个易感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注释说明汇集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剂、耗材及其配制与规格

2.3 主要使用的数据库及软件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 单个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帕金森病相关致病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遗传因素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种人群PD的GWAS研究已发现几十个易感基因与PD发病相关。最近,两项对欧美人群PD的GWAS研究进行meta分析,除发现已报道的位点,还另外发现几个新的位点与PD发病相关,分别是IT2基因rs12456492、RAB7L1基因rs708723、GPNMB基因rs156429、STBD1基因rs6812193及MD3基因rs34016896。这些易感基因在中国汉族PD人群中尚无相关研究,国内外也没有这些基因与PD认知功能障碍和异动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IT2基因rs12456492、RAB7L1基因rs708723、GPNMB基因rs156429、STBD1基因rs6812193及NMD3基因rs34016896与中国汉族散发性PD是否具有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这些易感基因与PD认知功能障碍、PD异动症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对460例散发性PD患者和47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IT2、RAB7L1、GPNMB、STBD1、及MD3基因相应位点的多态分析;对PD患者根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分PDD、PD-MCI和PD-NC亚组进行分析,对PD患者根据有无异动症,分PD-LID和未发生LID的PD亚组进行分析,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
  结果:
  1.RIT2基因rs12456492位点在SPD组与正常对照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等位基因G: P=0.007,OR=1.296;基因型GG: P=0.008,OR=1.284)
  2.RAB7L1基因rs8708723位点在SPD组与正常对照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等位基因C: P=0.010,OR=0.783;基因型CC: P=0.011,OR=0.782)。
  3.GPNMB基因rs156429位点在SPD组与正常对照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但男性S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等位基因G: P=0.014,OR=0.673;基因型GG: P=0.012,OR=0.654)。
  4.STBD1基因rs6812193、NMD3基因rs34016896位点在SPD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均无显著性差异性。
  5.PDD+PD-MCI组和PD-NC组RIT2基因rs156429等位基因及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G: P=0.032,OR=1.523;基因型GG:P=0.040,OR=1.480)。
  6.PD-LID组与PD未发生LID组NMD3基因rs34016896在隐性遗传模式下有显著性差异(P=0.009,OR=3.688)。
  结论:
  1.RIT2基因rs12456492位点等位基因G可增加PD的发病风险,RAB7L1基因rs8708723位点等位基因C可降低PD的发病风险,GPNMB基因rs156429等位基因G可降低PD的发病风险;STBD1基因rs6812193、NMD3基因rs34016896与中国汉族人群SPD发病无关。
  2.RIT2基因rs12456492位点等位基因G可以增加P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
  3.NMD3基因rs34016896位点可能与PD异动症的发生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