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康拉德《在西方的注视下》中拉祖莫夫的灰色道德
【6h】

论康拉德《在西方的注视下》中拉祖莫夫的灰色道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Moral Solitude:Dilemma between Betrayal and Loyalty

1.1 Involuntary Betrayal of Haldin

1.2 Incomplete Loyalty to Autocracy

Chapter Two Moral Schism:Dilemma between

Instrumentalization and Subjectivity

2.1 The Instrument of Providence

2.2 A Great Reforming Servant of the Greatest of States

Chapter Three Moral Discernment and Purgation:Out of Dilemma by Ultimate Confession

3.1 Love as both the Impediment and the Impetus of Confession

3.2 Longing for Identity as the Cardinal Cause of Confession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Informative Abstract in Chinese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展开▼

摘要

《在西方的注视下》是康拉德著名的政治三部曲中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处在俄国独裁专制与暴力革命夹缝中的一个普通人物的悲惨命运。主角拉祖莫夫是圣彼得堡大学的学生,却意外卷入一场致命的政治事件。为了保全自我,他违心地出卖了身为革命者的同学哈尔丁,并且被迫成为当局政府的一名间谍。在日内瓦执行任务时,他与哈尔丁的妹妹相恋。但是,背叛的愧疚、主体性的丧失等等心灵煎熬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他最终不堪精神重负,选择了坦白,也因此遭到革命者的报复,落下终生残疾。
  尽管是一本政治小说,但是,《在西方的注视下》在主题上却表达了康拉德对其所处时代中道德危机、身份认同、焦虑心理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普通民众的道德关怀。因此,本文拟借用安·兰德“灰色道德”的概念,分析拉祖莫夫的多重道德困境。
  论文第一章将讨论拉祖莫夫在背叛与忠诚之间的挣扎。拉祖莫夫并不愿意成为出卖同学的一名叛徒。但是,身为俄国人,他深知残暴的当局可以轻易摧毁个体的生存。拉祖莫夫别无他选,只能向当局告密。他的投诚并不等于主观愿望的忠诚,而只是孤独无援的个体对压制性政权的一种仰仗。第二章将分析拉祖莫夫在被工具化与主体意识之间的困境。告密后,拉祖莫夫蜕变成屈从于当局、放弃主观意识的一把工具。可是,他内心一直梦想成为清除专制沉疴、倡导自由民主的改革者。主观意识与现实命运之间的激烈冲撞迫使他无力做出明确清晰的选择,始终停留在灰色地带。第三章将探究拉祖莫夫最终选择坦白、告别灰色道德地带的原因。来自娜塔莉的纯真爱情是他坦白的动力,重构迷失已久的身份则是他坦白的根源。坦白后,拉祖莫夫以身体的代价换回了灵魂的救赎,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摆脱了灰色道德的梦魇,找到了自我的完整性。
  最后,本文试图得出结论,社会道德规范丧失导致个人的选择陷入一种非黑非白的灰色道德地带。可是,也正是内心的冲撞与困惑、质疑与探究,构成了对人类生命存在形式和意义的追问,给予读者非同寻常的人生启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