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6h】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已有研究与不足

0.3 研究设计与主要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1章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的基本情况比较

1.1 报道时间与作品数量

1.2 报道形式与版面安排

1.3 新闻来源与主题表达

第2章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特色分析

2.1 官方权威与独家内幕

2.2 中性为主但偏向不同

2.3 聚焦本国与放眼世界

2.4 强化本国与削弱他国

2.5 温情回避与悲情直击

第3章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差异原因的分析

3.1 媒体性质不同

3.2 媒介资源有异

3.3 文化背景有别

3.4 维护国家利益

第4章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对国际灾难报道的启示

4.1 高度重视国际灾难报道

4.2 优化国际灾难报道内容

4.3 提高国际灾难报道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人民日报》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名录

附录B 《纽约时报》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名录

附录C 《人民日报》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的受众调查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是本世纪以来中外媒体关注强度最大的一起国际灾难事件。在此次事件过程中,英美传统媒体凭借其相关报道成功攫取了全世界人民的眼光,再次巩固了其在国际话语秩序中的强势地位,而大部分中国媒体因此次报道失利,引起了公众对其报道能力和专业性的质疑。中西媒体之间的差距再次凸显。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马航MH370失联事件都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力度,进行了持续近3个月的连续追踪报道,提供了体裁多样、主题多元的新闻。但是,两份报纸的特色和差异也非常明显:《人民日报》的报道依靠官方权威信源,聚焦本国进行了中性为主但正面偏向明显的报道,在报道中强化了本国形象,相关报道中家属以群体形式出现。《纽约时报》则提供了更多独家内幕,以国际视角进行了以中性为主但有负面偏向的报道,报道对他国的国家形象有损,对家属采取了文字配合图片的报道方式。造成以上这些差异的原因包括媒体性质不同、媒介资源有异、文化背景有别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
  国际灾难报道意义重大,不但关系到报纸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报纸必须提高对国际灾难报道的重视程度,充分借鉴西方媒体国际灾难报道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国际灾难报道。就报道内容而言,国际灾难报道应该更加关注受众需求,坚持国际站位,树立全球视野,增加独家和深度报道的数量,但在采访过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照顾遇难者家属的心理感受,避免血腥的现场描述。为了在灾难发生时迅速反应,国内主流媒体必须建立、健全国际灾难报道应急机制,充分考虑到国际灾难报道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予以解决。与此同时,增强媒体软实力,注重记者特殊专业能力和情报获取、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前后方合作不断优化报道流程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为了适应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国内主流媒体需要对国际灾难报道实行全媒体综合覆盖,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优势开发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