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宫颈癌固定野动态调强与固定野静态调强的比较研究
【6h】

宫颈癌固定野动态调强与固定野静态调强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 论

1.1 宫颈癌流行病学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本文内容安排

第2章 剂量学比较

2.1引言

2.2材料

2.3方法

2.4 结果

2.5 小结

第3章 剂量学验证

3.1 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3绝对剂量验证

3.4相对剂量验证

3.5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本文的工作总结

4.2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接近80%的宫颈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宫颈癌放射治疗分为体外照射和腔内照射,目前国内宫颈癌的体外照射主要采用三维适形和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主要分为固定野静态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固定野静态调强主要采用分步照射(step and shoot,SS)调强技术,固定野动态调强主要有瓦里安公司的滑窗(sliding window,SW)调强技术和医科达公司的动态多叶光栅(dynamic multi-leave collimators,DMLC)调强技术。医科达公司的DMLC调强技术出现较晚,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经验较少,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研究,为DMLC调强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使用提供临床支持。
  本文通过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20例宫颈癌患者,经CT模拟定位机扫描图像后传输至Monaco治疗计划系统,对20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使用DMLC调强技术和SS调强技术进行放疗计划设计,然后对两种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和剂量学验证的对比研究。剂量学主要比较了剂量体积直方图、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机器跳数和实际治疗时间;剂量学验证主要对比了绝对剂量验证和相对剂量验证。
  研究表明,剂量学方面,DMLC调强技术与SS调强技术对PTV靶区的处方剂量覆盖程度是基本一致的,但均匀指数、最大剂量存在统计学差异,DMLC调强技术的靶区剂量更均匀、最大剂量更低。对于危及器官的受量,膀胱、直肠4500cGy剂量的受照体积存在统计学差异,DMLC调强技术的受照体积更少。对于膀胱、直肠、小肠、股骨头和乙状结肠的平均剂量,还有小肠的3000cGy、4000cGy剂量的受照体积,以及股骨头的最大剂量,虽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DMLC调强技术都是低于(少于)SS调强技术的。DMLC调强技术的单次机器跳数高于SS调强技术,但DMLC调强技术的单次治疗时间更少。剂量学验证方面,对于相对剂量验证的通过率,DMLC调强技术和SS调强技术基本相当,但DMLC调强技术的绝对剂量验证好于SS调强技术。
  总之,DMLC调强技术和SS调强技术的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都能满足临床要求,但DMLC调强技术的照射剂量更准确,靶区剂量均匀性更好,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也更好,且大大缩短了单次治疗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