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6h】

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研究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区域概况

2.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系统的组成及概念模型

2.1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外部环境

2.2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复合系统的内涵

2.3系统的概念模型

2.4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3.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

4.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4.1建立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则

4.2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

4.3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洞庭湖区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5.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方法

5.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AHP)

5.2 AHP理论分析

5.3单项指标的标志值(或指标值)的确定

5.4综合评价

6.评价结果分析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建议

6.1评价结果分析

6.2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鉴于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的土地利用是一项涉及洪涝灾害、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有必要对其可持续性进行科学的整体评价.该文在研究洞庭湖洪涝灾害对土地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系统的组成、概念模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及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根据可持续理论定性定量地评估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程度;力图揭示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洪涝灾害风险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在时空上的耦合关系.该文基于定性分析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的内涵及概念模型,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大纲》中提出的五大目标,即生产力、生产的安全性、资源的保护性、经济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考虑到洪涝灾害主要是影响生产的安全性,建立了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该评价体系选用五大目标的5 5个评价单项指标来全面描述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程度.评价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准则多,许多评价指标难以定量描述,所以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来处理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综合评价问题.在研究了单项指标的标志值(或指标值)的确定的前提下,对洞庭湖洪涝高风险区1 9个蓄洪堤垸和整个洪涝高风险区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综合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