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对卞之琳早期诗歌的影响
【6h】

论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对卞之琳早期诗歌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言

1.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

1.1波德莱尔

1.2魏尔伦的影响

2.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1934~1937年)

2.1瓦雷里

2.2艾略特

3.“反其道以行”所形成的独特诗风

3.1物理与人情并行不悖——力矫后期象征主义诗歌过于哲理化的弊病

3.2“开一点窗子给读者”——力矫象征主义诗歌晦涩的弊病

4.接受中所拒斥的因素

4.1象征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

4.2对“暗示性”的接受

4.3对“音乐性”的接受

4.4对“超验性”的拒斥

5.接受中传统文化的介入

5.1儒家现实精神的影响

5.2儒道美学观的双重影响

5.3中国诗歌传统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卞之琳号称“中西合璧的诗人”,其诗风化欧化古,本文通过对卞之琳早期诗歌(1930~1937)西方渊源的梳理,以期把握和了解卞之琳早期诗歌的风格与特点。 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卞之琳说自己写诗受过波德莱尔、魏尔伦、瓦雷里、艾略特等人的影响。《开讲英国诗想到的一些体验》中又提及对法国象征派诗歌发生兴趣后才回到英国诗,后来所喜欢的英诗也是受过法国象征派影响的诗歌。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卞之琳在1930~1933年主要是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34~1937年则转向瓦雷里、艾略特等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诗风也随之发生变化,1930~1933年的诗歌抒情性强,抒情方式也较为直接、显露,1934~1937年的诗歌则倾向于学习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智性色彩,抒情方式也转为含蓄、委婉。因此,本文的第一、二章根据卞之琳所提供的线索,分别选取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艾略特四位诗人,从微观上探讨卞诗形成的西方渊源。 本文第三、四、五章从宏观上考察卞之琳对西方诗歌的接受层面——即,卞之琳是立足于一个什么样的层面来接受西方诗歌的呢?他并不是完全的接纳,而是持一种接受中有拒斥的保留态度。借鉴往往有正面借鉴和反面借鉴之分,有时候“反其道以行之”也是一种借鉴,这正是卞诗“化欧”而非“欧化”的根本原因。根据卞之琳的自叙,他显然最喜欢象征主义诗歌,相应的受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也最深,但是细察之下可以发现,象征主义诗歌所共有的暗示性(朦胧多义性)、音乐性、超验性这三大特征中,卞诗只吸取了其暗示性、音乐性的特点,并不具备象征主义诗歌超验性、神秘性的特征,也没有象征主义诗歌颓废、消极的基调,而是显得明朗、朴实。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第五章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他深湛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影响了他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从而使其诗歌呈

著录项

  • 作者

    唐慧丽;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洪新;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新诗;
  • 关键词

    象征主义诗歌; 卞之琳; 西方诗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