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完全学分制的结构分析及其实施策略研究
【6h】

完全学分制的结构分析及其实施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问题研究的依据

1.2学分制相关概念的界定

1.3问题研究的意义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完全学分制的结构分析

2.1完全学分制的课程分析

2.2完全学分制的导师队伍分析

2.3完全学分制的学习方式分析

2.4完全学分制的成绩测评

2.5完全学分制的学制分析

第三章完全学分制的实施策略

3.1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3丰富高校课程资源

3.4流通学分—互认、互换

3.5开发完全学分制信息管理系统

3.6完善基础设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现代学分制诞生一百多年来,已被公认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一项新型教学管理制度。 完全学分制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赋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乃至上课时间,修业年限(当然也是有一定限制的)的权力。它比其他教学管理制度更先天地意识到了全面发展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一项权利,这是一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现,是对学生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尊重,也是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尊重。对学分制进行结构分析,并提供实施策略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完全学分制之“完全”在形式上表现为三点,即学分衡量制(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作为毕业标准)、学分计费制(按照学生修习的学分来收取学费)、学分互换制(学分可在不同学校之间得到承认,进行互换),这些在论文中都有具体体现。完全学分制在结构上则表现为五个密不可分的部分:选修制、导师制、自主学习、教考分离和弹性学制。从结构的观点来解析完全学分制是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完全学分制的结构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正是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所在。 笔者在对完全学分制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的六条建议性策略:(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丰富高校课程;(四)流通学分一互认、互换;(五)开发完全学分制信息管理系统:(六)完善基础设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