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李大钊的革命人生观
【6h】

论李大钊的革命人生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李大钊革命人生观形成的背景

1.1时代背景:艰难的国运和抗争的国民

1.2文化背景:新民和立人

1.3个人经历:铁肩担道义

二、李大钊革命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2.1唯物主义自然观

2.1.1宇宙乃无始无终的存在

2.1.2矛盾的对抗和调和

2.2社会进化论

2.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三、李大钊革命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3.1人生目的论

3.1.1实现公众的幸福

3.1.2生死观

3.1.3今日主义

3.2人生价值论

3.2.1秉其民彝,尽其所能

3.2.2发挥其所长,而福益于其群

3.3人生理想论

3.3.1再造青春之中华

3.3.2“少年中国”

3.3.3共产主义

3.4人生态度论

3.4.1创造与奋斗

3.4.2科学与求实

四、对李大钊革命人生观的总的评价

4.1李大钊革命人生观的贡献

4.2李大钊革命人生观的理论局限

4.3继承精华,锻铸革命人生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解放封建专制思想对人的桎梏,建立科学的革命人生观成为20世纪“立人”以救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李大钊同志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不仅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也是继往开来,创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人生观的第一人。 李大钊的人生观是积极进取、奋斗向上的人生观。他提出,人生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为生命的发展要勇于牺牲,生命是短暂的,他勉励青年应该珍惜“今”,把握有限的青春和生命;人生的价值在于秉其民彝,尽其所能,福益于其群,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鼓励青年以创造与奋斗、科学与求实的人生态度实现共产主义人生理想。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紧扣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批判继承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和近代西方启蒙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的革命人生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性转换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他以其人生观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了无数人从迷茫颓废的精神困境中振奋精神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鼓舞了人们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当然,重建现代人生观非一代人更非一人能够完成。作为传统人生观向现代人生观转换的探索者,李大钊的人生观理论尚未“精当”,而且还比较零散,未能够系统化、理论化。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人生观还残留着西方社会进化论、人道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痕迹。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需要以历史的观点对待李大钊的人生观存在的理论局限,更要以发展的眼光挖掘其积极因素,继承革命人生观的精华,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四有”新人而锻铸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人生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