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征及创新性研究
【6h】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征及创新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有关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特征的研究

1.2.2 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征分析

3.1.1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分析

3.1.2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分析

3.1.3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3.1.4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性质分析

3.1.5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引文特征分析

3.2 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3.2.1 选题重复缺乏新意

3.2.2 资料收集范围局限

3.2.3 研究方法使用不规范

3.2.4 论文逻辑结构混乱

3.3 影响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性的因素分析

3.3.1 研究生自身的因素

3.3.2 研究生所学课程内容的因素

3.3.3 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因素

3.3.4 文献资料获得的因素

3.3.5 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因素

3.3.6 学校对学位论文监控的因素

3.4 增强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创新性的对策分析

3.4.1 强调论文选题的创新

3.4.2 增强研究方法的创新

3.4.3 加强文献资料的搜集

3.4.4 谋篇布局的创新

3.4.5 注重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创新

3.4.6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作用

3.4.7 完善学校对学位论文的监控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了解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特征及创新性,本文选取近5年我国331篇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性质及引文特征5个方面对331篇论文进行分析,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增强其创新性。此前我国学者对体育学论文特征进行分析的研究很多,有关论文创新性的研究也很多,但关于两者结合的研究很少,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1.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特征是:①研究领域共涉及12个方面,以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为主,体育美学、体育史领域的研究较少;②研究对象以人和事为主。人以学生、体育教师为主,事以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为主。③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为主,实验法、观察法运用较少;主要特征是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④研究性质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较少;⑤每篇硕士学位论文平均引文量为46.9篇,来源以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为主,语种以中文为主,核心期刊被引频数较高。
  2.近5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选题重复,大同小异;缺乏创新;②资料收集范围局限,文献综述不全面;③具体研究方法陈述不详细、问卷设计不规范、在文中看不到相关研究方法的体现等;④论文结构混乱、层次不清,逻辑性不强等。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缺乏创新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研究生自身的因素;②研究生所学课程的因素;③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指导的因素;④文献资料获得的因素;⑤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因素;⑥学校对学位论文监控的因素。
  4.增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性的对策主要有:①导师引导学生从疑议问题、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前沿领域中寻找创新选题;②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性地继承本学科原有的研究方法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③注重文献资料搜集的新颖性、权威性和全面性;④在论文整体逻辑结构和各级小标题的编排上实现创新;⑤学校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注重“科研方法”课程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⑥实行正副导师制,加强导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