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香港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研究(1870-1949)
【6h】

近代香港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研究(1870-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资料与框架

四、相关界定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东华医院的创立及其发展

第一节 东华医院的创立

一、开埠初期港英政府对华人的管治

二、从义祠到东华医院

第二节 近代东华医院的发展演进

一、从东华医院到东华三院

二、东华医院慈善公益服务的发展

第二章 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内容

第一节 赈济内地灾民

一、自然灾害救济

二、人为灾祸救济

第二节 救助滞港难民

一、滞港难民群像

二、滞港难民救助

第三节 襄助华人归葬

第三章 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善款来源

一、总理倡捐

二、社会捐款

三、政府资助

四、其他社会团体拨助

第二节 管理运作

一、内地赈灾活动的管理运作

二、滞港难民救助的管理运作

三、先侨归葬善举的管理运作

第四章 东华医院与内地社会网络

第一节 东华医院与内地政府的联系

一、与清政府的联系

二、与民国政府的联系

第二节 东华医院与内地慈善团体的联系

第三节 东华医院内地社会网络的形成

第五章 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特征

一、深受香港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二、内地社会政治生态的折射

三、慈善活动的多样性与广泛性

第二节 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作用

一、舒缓了内地社会的矛盾

二、加强了香港华人与内地的联系

三、助推了内地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香港开埠之初,在港英政府以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为主的管治政策之下,华人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医疗、卫生等福利毫无保障。随着华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建立一个惠及全港华人的慈善福利机构成为华人社会的迫切要求。1869年“义祠丑闻”的披露,迫使港英政府调整统治政策,在华商的努力推动下,东华医院应运而生。
  东华医院成立后,规模不断扩大,除为居港华人提供各类慈善服务外,其善行义举更惠及内地民众。东华医院的内地慈善活动大致可分为赈济内地灾民、救助滞港难民和襄助华人归葬三大类。晚清民国时期,东华医院不仅积极参与内地各种天灾人祸的赈济活动,救助流落香港的内地难民,还转运来自海外各地的先侨遗骸,帮助客死异乡的华侨归葬原籍,圆其“落叶归根”之愿。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经费,除由董事局总理自行筹募捐款外,还有不少来自港英政府、外埠地方政府及其他华人社会团体的拨助,这些都为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其不断完善的组织管理与运作,亦保障了慈善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在内地慈善活动中,东华医院基于跨区域慈善活动的需要,并通过总理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内地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及地方组织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些联系相互交织,逐渐构成了其在内地的社会网络,从而使东华医院的慈善网络得以进一步扩大。
  东华医院的内地慈善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虽深受香港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难免存在些许不足,但长期以来,确为中国内地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减轻了内地人民的痛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内地社会政治状况。同时,作为香港华人社区的代表机构,东华医院在加强香港华人与内地的联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近代东华医院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慈善事业的发展转型具有重要启示,而其在开展慈善活动的过程中,与内地政府、社会团体等紧密联系,对当今大陆与港台地区慈善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