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揽镜自鉴:193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对捷克事件的反应研究
【6h】

揽镜自鉴:193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对捷克事件的反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1930年代的国内时代背景

第一节 国民外交意识的增长

第二节 30年代外交的严峻形势

第三节 30年代国内报刊舆论的话语转向

第二章 慕尼黑会议前知识界眼中的捷克形象

第一节 弱国心态:知识界关注捷克问题的深层原因

第二节 制造捷克:民族主义视域下的捷克形象建构

一、古代捷克形象

二、近代捷克形象

三、现代捷克形象

第三节 想象异域:知识分子的“捷克观”

第三章 慕尼黑会议前知识界的捷克观察

第一节 “五月危机”时的国人观察

一、民族问题:捷克事件的缘由

二、德国干涉:捷克问题的实质

三、依托英法:捷克的应对之策

四、捷克非奥:外交维度的深层观察

五、再造捷克:捷克形象的升华

第二节 慕尼黑会议前夕的国人观察

一、否定与鄙夷:穷凶极恶的德国形象

二、颟顸与帮凶:残酷的“现实主义”外交

三、天助自助者:崇高的捷克精神

四、捷克与中国:世界意义下的和平不可分割

第四章 慕尼黑会议后知识界的捷克观察

第一节 慕会之后知识界对新欧局的认识

一、忍辱偷生:捷克的悲惨情状

二、相反相成:国人对捷克的同情与抨击

三、罪魁祸首:邪恶的慕尼黑会议

第二节 知识界对抗战消极言论的批判

一、居心叵测:慕会与汉奸的消极宣传

二、自立求存:中国不是捷克

第三节 知识界对中国抗战的深刻反思

一、回归理性:知识界对国际关系的反思

二、谋国之道:知识界对争取外援的反思

三、自力更生:知识界对抗战策略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对1930年代末中国知识界对捷克事件的反应进行了研究。193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对一系列国际问题产生了重大关注,这些关注都因特殊的时代背景而起。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弱小国家,中国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观念和外交意识开始兴起。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抗击日本侵略是中华民族挽救危亡的共同呼声和唯一选择,抗日救亡运动成为鲜明的时代主题。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人的国际意识和外交观念变得愈发强烈。此时,一个欧洲的小国----捷克开始走入国人的视野。1938年的下半年,中国抗日战场面临严重挫折,武汉、广州相继失陷,日军的残暴促使国人更加呼吁英美等大国维持国际公理与正义,制裁侵略。而无独有偶,捷克也正在面临德国的侵略,新的世界战争危机近在眼前,知识界希望英法等大国可以保护像捷克一样的弱小国家。于是,捷克就成为了国人眼中弱小国家的象征,同时知识界在对捷克的描述中充满了想象,一个几近完美的、富于民族精神的捷克形象诞生了。“五月危机”是捷克问题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英法的干预下,“五月危机”以德国的失败而告一段落,这更加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思考。首先捷克的胜利者形象进一步升华;其次,在争取外援打击日本的外交战略中,知识分子以捷克为先例,希望国民政府实行立场鲜明的外交策略。但是捷克最终被英法的“现实外交”所牺牲,国家惨遭灭亡命运,助长了抗战悲观论调的蔓延。捷克的悲惨遭遇和慕尼黑协定大大刺激了知识分子敏感的神经,众多知识分子对捷克问题撰文论述,一方面批判大国“现实主义”外交的罪恶,一方面通过论证“中国不是捷克”,指出中国的光明前途,并同时总结了捷克失败的教训,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