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研究
【6h】

基于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1.1.2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1.1.3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1.2相关领域研究动态综述

1.2.1粘性价格汇率理论

1.2.2汇率目标区模型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内容

第2章汇率目标区与粘性价格理论框架

2.1汇率目标区理论

2.1.1汇率目标区的起源与发展

2.1.2汇率目标区的内容

2.2汇率目标区模型及其比较

2.2.1 Krugman模型

2.2.2第二代汇率目标区模型

2.2.3模型比较与评价

2.3粘性价格理论

2.3.1粘性价格的含义

2.3.2 Dornbusch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2.4本章小结

第3章粘性价格汇率目标区模型的构建

3.1粘性价格汇率目标区模型的提出

3.1.1模型的经济学思想

3.1.2建模过程

3.2模型求解

3.2.1幂级数方法

3.2.2排列技术方法

3.2.3方法比较与选择

3.3本章小结

第4章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4.1数据样本处理及参数估计

4.1.1数据样本来源与分类

4.1.2变量单位根检验

4.1.3参数估计

4.2实证结果分析与模型效果评价

4.2.1实证结果分析

4.2.2模型效果评价

4.3人民币汇率升值与目标区策略实施

4.3.1人民币汇率升值

4.3.2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实施策略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人民币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94年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安排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199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率平均不到0.1%,中国实际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由于不能真正反映人民币的价值和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等原因,已经逐渐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人民币汇率制度需要变得更加灵活、有浮动。而目标区作为一种兼顾固定汇率制度稳定性和浮动汇率制度灵活性的汇率制度,能够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加公众对汇率保持稳定的心理预期,提高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可减少投机冲击,还可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诸多优点使目标区汇率制度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可行提案。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并对现行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都不适合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结论,提出在中国实施目标区汇率制度及其合理性。其次,探讨了汇率目标区的理论框架,包括汇率目标区理论、汇率目标区模型及其比较和粘性价格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部分,是进行后续实证研究的基础。再次,在理论部分列出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粘性价格汇率目标区模型,并详细讨论模型的两种求解方法,即幂级数方法和排列技术方法。然后,在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幂级数方法来求解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计算出均衡汇率及其浮动范围,其中运用了ADF检验法和OLS回归方法。最后,对所得到的均衡汇率值和波动范围进行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度的实施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